纪念11月29日:与巴勒斯坦人民同行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1月29日)由联合国于1977年设立,以纪念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通过,也持续凸显了中东地区对和平的迫切需求。2025年11月25日,在加沙地带脆弱的停火协议与人道主义危机背景下,联合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特别会议,各会员国、组织与民间社会将共同参与。纪念活动将持续至12月4日,届时将放映由电影制作人考瑟•本•哈尼娅执导的《欣德•拉贾卜之声》并举行讨论。
健康地球上的和平、尊严与平等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1月29日)由联合国于1977年设立,以纪念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通过,也持续凸显了中东地区对和平的迫切需求。2025年11月25日,在加沙地带脆弱的停火协议与人道主义危机背景下,联合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特别会议,各会员国、组织与民间社会将共同参与。纪念活动将持续至12月4日,届时将放映由电影制作人考瑟•本•哈尼娅执导的《欣德•拉贾卜之声》并举行讨论。
2025年11月27日 —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日在巴西贝伦落下帷幕。大会期间,《联合国新闻》特邀中国青年演员丁禹兮担任特派员,以青年视角深入大会现场,全程记录这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关键时刻。
2025年11月26日 — 随着全面战争的持续进行,今年乌克兰已有340多所教育设施遭受破坏或摧毁,无数儿童的学业被迫中断,受教育权被无情剥夺。
2025年11月26日 — 联合国建设和平基金周三宣布,自2020年以来已批准超过10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全球建设和平和预防冲突行动,标志着该基金取得重要里程碑成就。
数字空间应增强妇女和女童的权能。然而,对于数百万妇女和女童来说,这里每一天都是她们受骚扰、被虐待、被控制的重灾区。隔着屏幕,一条信息、一条评论或一个帖子起初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可能迅速发酵成现实中的威胁和暴力。未经同意,她们的私密图片就被散播,谣言转瞬传遍,行迹也被跟踪。人工智能被当作武器来生成深度换脸图像,企图以此羞辱妇女,令其噤声。在“16日运动”期间(11月25日-12月10日),让我们携手呼吁:科技应成为促进平等的力量,而非伤人的利器。
近午时分,几内亚科纳克里博隆塔女子俱乐部的球员们正在一家科技中心进行热身训练,展现了队员之间的默契与情谊。教练马泰宁·卡马拉以自身经历诠释女性在足球领域争取空间的艰辛。成立于1995年的这家俱乐部,如今已成为几内亚女子足球的中坚力量,以教育与足球并行的方式,为几内亚少女打造安全空间,帮助她们在家乡安全追梦,挑战长期束缚女性的无形藩篱。
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显示,长期的军事行动和限制严重冲击了巴勒斯坦经济,抹去了20年来的进展。加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61美元,整个地区的人口都面临多维贫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联合国宣布成立,并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确立为主要目的之一。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开展的活动主要涉及:预防冲突、促成冲突各方达成和平、维持和平及创造让和平延续发展的环境。
自1945年起,联合国的主要优先事项之一是“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提升人们的福祉仍是联合国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全球对发展的理解在不断改变,如今各个国家达成共识,认为能促进繁荣、增加经济机会、提升社会福祉和改善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提供最佳的路径。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安理会有15个理事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宪章》规定,所有理事国都有义务履行安理会的决定。
作为世界上唯一真正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组织,联合国已成为解决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的超越国界的问题的最重要的论坛。
观看或收听联合国以及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制作的音视频节目。
八十年前,联合国从战争的灰烬中诞生。今天,它依然是全球对话的中心、希望的象征。当世界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仍然需要那份信念:团结一致,人类才有未来。
为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一场题为"共栖生命·共享未来"的全球影像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幕。
今天,科技让人类"足不出户"看遍世界,我们为啥还要挤去世博会?来听听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科肯切斯和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纳赛尔怎么说。
“一夜之间,订单消失!” 2025年春,全球贸易格局剧烈震荡。随着美国新一轮高关税政策的出台,亚太地区首当其冲:出口受阻、产业链受压、外资趋缓,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重塑该地区的贸易与投资生态。在全球经济复苏仍存不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艰难的背景下,亚太能否逆风突围?外国直接投资的“活水”能否续流?破局之道,又在何方?
来自联合国系统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带来的精彩照片。
2025年5月,粮农组织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道主义基金的支持下启动了一项小规模农业倡议,为加沙地区的农民提供紧急现金援助,帮助恢复蔬菜种植。其中一位受益人是60岁的苏珊•阿拉哈姆(Susan Allaham)。在战争迫使她多年停耕后,终于能够在汗尤尼斯重新耕作自己的土地。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包括化肥、种子、农药等投入品短缺、土地受损、物价高昂,以及两年冲突导致的更广泛粮食安全危机,但现在仍有约200名农民正重新种植蔬菜,为当地带来了“小小的希望之种”。蔬菜被视为重要的维生素和营养来源,对儿童和孕妇而言尤为重要。然而,截至2025年10月中旬,加沙只有大约4%的农业用地可以使用且完好无损,凸显复耕进展仍十分有限。对像苏珊这样的农民而言,耕作是其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如果包括停火在内的条件能够维持,农民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恢复土地、养育家庭。
菲律宾甲米地的伊慕斯河-依兰依兰河-里约格朗德河曾是一条生机勃勃的水道,支撑着十个市镇的渔业、休闲娱乐和生计。数十年的污染、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废物(尤其是塑料)不当处理、侵蚀和淤积,已使这些河流退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为使河流恢复生机,当地政府、社区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在上游安装垃圾收集器与废物管理系统、建设卫生填埋场、堆肥处理有机废物、加固河岸缓冲区,并部署“护河员”来人工清理塑料和其他垃圾。伊慕斯滞洪区(占地面积35公顷)和附近的巴库尔滞洪区等洪水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已经完工,可储存多余雨水,防止溢流,降低下游的洪水风险。在下游,社区主导的再造林和红树林恢复工作旨在修复沿海区和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