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气温第二高的一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2010-2019) 的最后一年。
2019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含量达到新高。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每个大陆上的每个国家,破坏国民经济,影响人民生活。天气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天气事件变得更加极端。
受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的影响,各地实施了旅行禁令,经济发展也有所减缓,因此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减少约6%,但这种改善只是暂时的。气候变化并未暂停。一旦全球经济开始从大流行病中复苏,排放量预计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要拯救生命和生计,就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应对大流行病和气候紧急状态。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旨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能力,将本世纪全球气温的升幅控制在相较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该协定还旨在利用适当的资金流动,并建立一个新的技术框架和一个更有效的能力建设框架,以增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
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
许多国家将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后重建经济,而各国的恢复计划有望以清洁、绿色、健康、安全和更具韧性的方式塑造21世纪的经济。当前的危机是一次机遇,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系统地转向更加可持续的经济,造福人类与地球。
联合国秘书长就积极应对气候问题提出了六项行动,呼吁各国政府在重建经济和社会时采取:
- 绿色过渡:投资必须加快经济各方面的脱碳进程。
- 绿色就业与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
- 绿色经济:确保向转型过程对所有人公平且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以此增强社会和大众的复原力。
- 投资可持续解决方案:化石燃料补贴必须停止,污染者必须为自己的污染付出代价。
- 应对所有气候风险。
- 合作:没有哪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获得成功。
为应对气候紧急状态,大流行病后的恢复计划要推动长期系统性的转变,由此改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定相关计划,致力于为人民创造更安全和更可持续的未来。将这些行动纳入恢复计划,可以帮助世界从当前危机中恢复过来,并重建更美好的家园。
- 截至2018年4月,175个缔约方已经批准了该协定并且已经有168个缔约方已经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了其首批国家自主贡献。
- 截至2018年4月,已经有10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完成并首次提交了国家适应计划,以应对气候变化。
- 发达国家继续朝着实现到2020年每年联合动员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减排的目标迈进。
通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我们了解到:
- 自1880年至2012年,全球气温上升了0.85℃。气温每上升1度,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从1981年到2002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和其他主要作物产量每年下降4000万吨。
- 海洋升温,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从1901到2010年,由于升温和海冰融化,全球海洋面积扩大,海平面平均上升19厘米。自1979年以后,北极的海冰面积以每十年10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缩小。
- 以目前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水平来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很可能比1850-1900年高出1.5℃。除非出现某一种情形。世界的海洋将会变暖,海冰将继续融化。预计到2065年,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4-30厘米,到2100年,平均上升40-63厘米。即使现在停止排放,气候变暖的多方面效应也会持续几个世纪。
- 自1990年以来,全球的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上升近50%。
- 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高于此前三个十年。
- 目前,还有可能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和行为改变,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
- 如果在制度和技术上做出重大变革,把全球变暖控制2℃以内的概率就会超过一半。
13.1 加强各国抵御和适应气候相关的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13.2 将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纳入国家政策、战略和规划。
13.3 加强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减少影响和早期预警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加强人员和机构在此方面的能力。
13.a 发达国家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承诺,即到2020年每年从各种渠道共同筹资1000亿美元,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帮助其切实开展减缓行动,提高履约的透明度,并尽快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使其全面投入运行。
13.b 促进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建立增强能力的机制,帮助其进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效规划和管理,包括重点关注妇女、青年、地方社区和边缘化社区。
*我们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谈判达成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对策的首要政府间国际论坛。
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联合国持续鼓励所有利益攸关方采取行动,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2016年:马拉喀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二届会议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会议期间,各方开始筹备巴黎协定的生效,并鼓励采取行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
推动生效高级别活动:2016年9月21日
常见问题:《巴黎协定》
2016年11月4日,在55个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5%的国家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其批准书、接受书或核准书后,《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正式生效。
截至2017年9月28日,已有166个国家加入了《巴黎协定》。
该协定指明了道路——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甚至是1.5摄氏度以内。该协定提供了一种提升目标水平的机制。
《巴黎协定》是一项目标很高且富有活力的普遍性协定。它涉及所有国家及其所有类型的排放,并且旨在持续实施。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协定,它巩固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巴黎协定》向市场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投资低排放经济正当时。其透明框架能够促进建立相互信任和信心。
它将成为动员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它还将有助于扩大全球努力,以应对和尽可能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巴黎虽然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现在必须执行该协定,但我们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该协定制定的目标很高,它提供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所需的所有工具。
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实施该协定的成果将成为证明。
各国正式提交据本国确定的气候行动。他们有义务实行这些计划,若各国实行计划,将放缓预测的全球气温升幅。
该协定不仅正规化开发国家计划的过程,也提出具有约束性的要求,来评估和审议这些计划的进程。这项机制会要求各国不断加强决心,并确保不出现倒退情况。
该协定是各国政府发出的号角,表明自身已经准备好实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无视协定不会带来任何利益。任何短期收益都不会长久,且必定会被消极反应、其他国家、金融市场所抹煞,最重要的是被各国公民所抹煞。
我们达成了协定,因此现在有机会达到我们的目标。而若没有这份协定,我们不敢作如此保证。《巴黎协定》会帮助我们达成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及以下的目标。我们期望的不是仅在巴黎承诺达成目标,而是确定达成目标的过程。而该协定正包含这些过程。
巴黎会议上产生了数千个气候变化公告,证明公民社会和私营部门正在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如果现在采取行动,我们可以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我们需要所有国家和所有社会部门现在采取行动——这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这是完全可行的。立刻采取气候行动十分符合经济道理。我们越拖延,代价就越大。若现在就采取行动,我们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消除极端贫困,并且提升人们的卫生和健康水平。
相关新闻
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年轻倡导者的声音给人们带来希望
在周五世界各地的学生针对气候变化无所作为纷纷举行示威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他理解这些青年的担忧,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阅读全文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东盟领导人在消除不平等和抗击气候变化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正在印度尼西亚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天在著名旅游胜地巴厘岛首府登巴萨(Denpasar)举行的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事关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的共同议程。他承诺联合国将努力加强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将诺言变为实际行动,并确保没有人掉队。 阅读全文
积累绿色里程: 峰会骑单车活动号召人们追寻更美好气候
参加联大峰会的荷兰代表团别出心裁,在9月24日至10月5日期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了一个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让我们一起骑车去追寻更美好气候”的活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