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母乳喂养,投资未来
世界母乳喂养周庆祝活动在每年8月第一周举行,由世界卫生组织、儿基会、各国卫生部和全球民间社会合作伙伴共同倡导。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母乳喂养是奠定终身健康、发展和公平的坚实基础。母乳喂养为儿童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前途和希望。母乳喂养能降低医疗保健费用,促进认知发展,加强经济,为儿童提供健康的人生起点线。
世界母乳喂养周庆祝活动在每年8月第一周举行,由世界卫生组织、儿基会、各国卫生部和全球民间社会合作伙伴共同倡导。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母乳喂养是奠定终身健康、发展和公平的坚实基础。母乳喂养为儿童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前途和希望。母乳喂养能降低医疗保健费用,促进认知发展,加强经济,为儿童提供健康的人生起点线。
2025年8月1日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办公室周五发表声明指出,尽管以色列军方曾于7月27日宣布将在特定时段暂停加沙城至马瓦西西部地区的军事行动“以改善人道主义救援状况”,但其军队仍持续在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站点周边及食品运输路线上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枪击和炮击。
2025年8月1日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五向会员国简要通报“联合国80周年倡议”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提升授权执行效能的关键建议,强调改革联合国系统以实现更大成效、更强问责和更广影响的重要性。
2025年8月1日 — 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周五警告说,乌克兰境内平民伤亡人数持续上升,人道主义局势进一步恶化。本周,俄罗斯在多个地区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造成数十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死伤者中包括孕妇和儿童。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贸易与发展图表显示,随着全球贸易不断发展,高收入国家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出口推动了就业增长。1995至2020年,这部分出口带来的就业岗位增至近2900万,年均增长3.7%。相比之下,对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较缓慢。此趋势显示,贸易对发展中经济体的依赖日益增强,并为全球就业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在格鲁吉亚北部泽莫阿尔瓦尼村,在格鲁吉亚的泽莫阿尔瓦尼村,第一代农民纳蒂娅正在自家的田地里采摘小麦。她和丈夫绍塔从第比利斯搬回乡村,希望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他们用传统方式种植濒危本土小麦,并将其制成面包与顾客分享。这些经过世代培育、适应当地环境的古老种子,不仅是农民的生计与文化遗产,也承载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如今,它们从高加索山谷出发,经科研人员采集和鉴定,被送往北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长期保存,确保格鲁吉亚的农业遗产和粮食安全得以世代延续。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日前在向人权理事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约20亿人无法获得基本药品,支付能力、系统性障碍及知识产权规则加剧了药品获取不平等。根据报告,冲突地区医疗设施遭袭进一步影响健康权。报告呼吁将药品、疫苗视为全球公共产品,推动基于人权的卫生政策和加强区域合作,保障全民公平获得医疗资源,促进可持续公共卫生发展。
起源于印度南部的博布比利维纳琴,由整块菠萝蜜木纯手工雕刻而成。商品地理标志认证不仅守护了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也让这件古老乐器重焕生机,推动了当地文化传承与经济振兴。
全球塑料贸易总额已超过1.1万亿美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警告称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并呼吁进行贸易改革、投资可持续替代品、签署统一的全球性条约,以遏制塑料污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联合国宣布成立,并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确立为主要目的之一。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开展的活动主要涉及:预防冲突、促成冲突各方达成和平、维持和平及创造让和平延续发展的环境。
自1945年起,联合国的主要优先事项之一是“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提升人们的福祉仍是联合国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全球对发展的理解在不断改变,如今各个国家达成共识,认为能促进繁荣、增加经济机会、提升社会福祉和改善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提供最佳的路径。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安理会有15个理事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宪章》规定,所有理事国都有义务履行安理会的决定。
作为世界上唯一真正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组织,联合国已成为解决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的超越国界的问题的最重要的论坛。
观看或收听联合国以及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制作的音视频节目。
日前,联合国合唱团与联合国交响乐团携手多家纽约地区的民间音乐团体,在殿堂级的卡内基音乐厅进行了公演。近300人不仅共同表达出对于和平的呼唤,还向即将迎来八十华诞的联合国献上了一份真挚的礼物。让我们跟随《联合国新闻》的镜头一起去现场聆听和平之声。
今年3月,秘书长古特雷斯启动"联合国80周年倡议",旨在降本增效、简化程序、增强透明度和问责。这场改革究竟是"刮骨疗毒"还是"UN版广进计划"?本期视频深度解析联合国的生存之战。
2025年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将在法国尼斯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科学家、青年代表将共同探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行动路径。
青年演员、歌手易烊千玺倾情献声,为海洋大会中文版宣传片配音,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守护我们共同的蓝色星球。
联合国在1945年成立时,机构的设置和规则的制定反映的是当时的世界格局。从那时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非殖民化进程使得80个国家获得了独立,并加入了联合国大家庭,同时一度被称为世界南方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经济腾飞,地缘政治更是在不断演变,联合国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联合国改革的关键在于其核心机关——安理会的改革。在今天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来了解最新一轮有关安理会改革的讨论。
来自联合国系统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带来的精彩照片。
2025年4月,泰国南部的红外相机在哈拉-巴拉森林捕捉到一只极度濒危的马来虎的身影,这是十余年来的首次确认目击。原产于马来西亚半岛的马来虎,其野生数量不足150只,是东南亚最小的虎亚种。此次目击不仅激励了保护人士,也彰显了虎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虎的存在意味着森林健康,能带动多样生物繁盛。全球老虎数量曾在一个世纪内锐减至3200只,但在国际合作、反盗猎、生态走廊建设及社区参与下,2022年开始出现回升。马来虎的回归,是自然韧性与保护成效的生动注脚,也点燃了人类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希望。
2017年10月的一天,一道闪电如银蛇般横跨天际,从德克萨斯直指堪萨斯,全长829公里,相当于从巴黎到威尼斯。若驾车需8至9小时,商用飞机也至少要飞行90分钟才能跨越这段距离。世界气象组织(气象组织)近日确认,这一“巨型闪电”刷新了全球最长闪电纪录。比此前768公里的纪录高出61公里。气象组织指出,闪电不仅是自然奇观,也带来重大安全风险,可影响航空并引发野火。此纪录的确认体现了气象观测与极值研究的技术进步,未来或将发现更极端的闪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