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和平的回响”活动将《宪章》序言金句投射于秘书处大楼,以光影艺术提醒世人铭记历史、守护和平,并呼吁在挑战中坚守初心、重振多边主义。
2025年8月26日 —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25年世界水周期间发布的新报告指出,尽管过去十年全球在用水与卫生方面取得进展,但仍有数十亿人无法获得基本饮用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服务,致使其面临疾病与社会边缘化的风险。报告强调,不平等问题持续存在,弱势群体处境尤为艰难。
2025年8月26日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二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热烈欢迎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两个新机制,以促进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东亚区域版《东亚:引领教育技术发展》,东亚地区正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国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学校建有独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并计划到2030年前在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报告指出,校长是教育数字化的“守门人”,在营造安全、包容的数字校园文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数字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各国需强化领导自主权、政策指导与技术支持,同时优化教育数据整合,推动公平、包容和优质教育,防止数字化加剧教育不平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热浪频发,弱势群体和工人健康面临严峻挑战。世卫组织与世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联合报告指出,过去50年研究显示高温严重威胁工人健康和生产力。这份题为《气候变化与工作场所热应力》技术指南在总结了50年来的研究和证据后指出,气温超过20°c时,温度每升高1度,工人的生产力就会下降2-3%。2024年被确认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超过40°C甚至50°C的高温日益常见,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解决热应力对全球工人日益严重的影响。
经济不平等不仅关系到机会、收入与财富的差距,也影响社会流动性、减贫进程和经济增长。世界银行指出,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生活在高度不平等国家,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美地区。世界银行的贫困与不平等平台提供了 172 个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8%)人口的基尼系数估计,高度不平等国家的定义是基尼系数高于 40。为推动共享繁荣和实现发展目标,世行通过“贫困与不平等平台”监测基尼系数,并与各国合作改进数据质量,探索更准确的衡量方法。
联合国裁军事务研究所及其合作伙伴每两周都会就“青年和平愿景”的主题发布一个全新主题及相关课程,邀请你运用所学技巧,用镜头展现你眼中的和平。点击此处,了解如何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联合国宣布成立,并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确立为主要目的之一。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开展的活动主要涉及:预防冲突、促成冲突各方达成和平、维持和平及创造让和平延续发展的环境。
自1945年起,联合国的主要优先事项之一是“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提升人们的福祉仍是联合国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全球对发展的理解在不断改变,如今各个国家达成共识,认为能促进繁荣、增加经济机会、提升社会福祉和改善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提供最佳的路径。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安理会有15个理事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宪章》规定,所有理事国都有义务履行安理会的决定。
作为世界上唯一真正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组织,联合国已成为解决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的超越国界的问题的最重要的论坛。
观看或收听联合国以及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制作的音视频节目。
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和平的回响”活动将《宪章》序言金句投射于秘书处大楼,以光影艺术提醒世人铭记历史、守护和平,并呼吁在挑战中坚守初心、重振多边主义。
日前,联合国合唱团与联合国交响乐团携手多家纽约地区的民间音乐团体,在殿堂级的卡内基音乐厅进行了公演。近300人不仅共同表达出对于和平的呼唤,还向即将迎来八十华诞的联合国献上了一份真挚的礼物。让我们跟随《联合国新闻》的镜头一起去现场聆听和平之声。
今年3月,秘书长古特雷斯启动"联合国80周年倡议",旨在降本增效、简化程序、增强透明度和问责。这场改革究竟是"刮骨疗毒"还是"UN版广进计划"?本期视频深度解析联合国的生存之战。
联合国在1945年成立时,机构的设置和规则的制定反映的是当时的世界格局。从那时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非殖民化进程使得80个国家获得了独立,并加入了联合国大家庭,同时一度被称为世界南方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经济腾飞,地缘政治更是在不断演变,联合国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联合国改革的关键在于其核心机关——安理会的改革。在今天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来了解最新一轮有关安理会改革的讨论。
来自联合国系统遍布全球的机构、基金和方案带来的精彩照片。
对于近期成千上万从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的家庭来说,归乡之路漫长而充满未知。仅在今年四月的前两周,每天就有多达8000人踏上这趟充满艰辛的旅程。他们之中,有的是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有的则是在途中与家人失散、孤身一人的儿童。当他们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托尔哈姆边境口岸时,早已身心俱疲,急需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安顿下来。
在中国政府的慷慨支持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为这些返乡家庭发放基本卫生用品包。这不仅是一份简单的物资援助,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温暖、一份守护尊严的关怀。
在哥伦比亚的群山与森林之间,大地母亲的气息透过自然、传统的吟唱与缭绕的薄雾回荡不息。这份深厚联结催生了由开发署哥伦比亚办事处牵头的“森林土著社区”倡议,并获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网络”和“气候承诺”的项目支持。倡议旨在赋权土著人民组织,携手守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气候韧性。该倡议植根于祖传知识、文化遗产与土著治理,强调唯有同时守护土地与其承载的传统,才能延续这片大地的生命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