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变化的观众和文化敏感性
不断变化的观众
在大会的一般性辩论(和闭幕会议)期间,国家元首或会员国的其他主要代表受世界瞩目。世界媒体将来到会场(全球传播部也会在互联网上视频直播)。此外,非政府组织会派出大量观察员,他们也将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行报道。一般性辩论声明的纸质版本也会发布。因此,演讲者会立即向各类观众发表演讲,观众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接收信息。
一般性辩论期间,发言人必须考虑他们的发言将会传达给每一位观众。部分就是因为这样兼顾各方十分微妙,一般性辩论发言通常会被认真起草。在联合国大会中,像一般性辩论这样备受瞩目的国际会议是各国政府的重要平台,用来告诉本国人民,他们受到其他政府尊重,投身了崇高的事业,支持国家利益和原则,没能达成本国人民的所有希望是因为受到了外部因素的限制。
不可避免的后果是,有些时候有些时间会用来向发言人的国内观众、或者其他对该发言人政府特别感兴趣的观众发表演讲,他们对会议的兴趣较小。
随着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环节结束,媒体报道的密度急剧下降。当进入召开委员会阶段时,公众和观察员经常被排除在外,或者至少人数会大大减少。当讨论和谈判改到走廊及密室进行时,不会进行公开记录,其中唯一的“耳朵”是这一特殊会议的参与者。通过这一进程,观众代表们将大大有效地解决狭隘问题。
然而,即使公众和其他外部观众不再占据显要地位,代表们起草发言时仍然不是面向统一的观众群体。例如,谈判过程中,任何一个代表团的发言都会得到观点相同、持反对意见以及尚未得出意见的代表团的倾听。因此,各代表团需要考虑其意见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影响:
- 发言是否会鼓励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代表团,继续支持自己观点并对其怀有信心?
- 是否会赢得尚未得出意见的代表团的支持?
- 是否会阻止、劝阻或者赢得持不同意见代表团的支持?
模拟联合国代表也必须考虑到听取他们发言的观众,以及他们发言对其他代表谈判的影响。
文化敏感
代表其国家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代表们绝不能忘记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部分情况在许多国家文化中属于正常交流,但在国际会议上可能会不合适,引起误会,并造成意想不到的冒犯。
在模拟联合国模拟会议中,代表们代表的是不熟悉的国家。参与模拟联合国模拟会议的好处之一是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文化,获得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会面并成为朋友的机会。这一经历将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文化敏感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