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陷入僵局

  多哈回合的基本战略是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尤其是减少发达国家市场中的贸易壁垒,从而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机会。然而,实际上多哈回合谈判却陷入僵局。自2008年7月最后一次为取得突破而做出的重要努力失败以后,世贸组织成员国一再试图将谈判推进到最后阶段,但无果而终。最近对2009年11月底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七次部长级会议之后进行的“总结”使那些希望建立积极势头的成员国感到失望。

  在部长级会议期间,呼吁大力支持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特别关心的问题,以此结束多哈回合。所有发展中国家集团都表示,不能透明、公正、公平地结束多哈回合,就不会消除目前对贫穷国家具有消极影响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存在的不均衡问题。最后,20国集团制定的2010年结束谈判的目标似乎无法实现,但并未设定新的最后期限。关于如何改进农业和工业产品的市场准入,包括通过大幅减少农业补贴的办法仍然存在分歧。此外,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求增加对其贸易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例如允许小幅削减关税)仍未做出答复。

  限制自然人为了找工作而进行国际流动的做法被认为严重妨碍了服务贸易,这是世贸组织谈判的另一个领域。取消限制可使全世界整体大大受益,尤其是这类劳动力主要来源的发展中国家。根据一些估计,发展中国家从临时劳工力流动中获得的收益每年可高达1500亿美元。然而,自然人的流动仍然受到严重控制,提议在多哈回合背景下谈判这个问题遭到了发达国家的阻挠。并且,通过此类贸易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例如提高金融、电信和交通领域的效率,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收益。

  并且正愈加重视环境商品和服务方面的贸易自由化以及它可能如何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谨慎管理这些部门的市场开放,可以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技能及技术转让,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对环境商品和服务的定义以及要自由化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表示关切。为了从这类自由化中获得收益,发展中国家需要提高供应能力,适应制度框架,发展辅助性的物质、体制和人力基础设施。

  迫切需要解决多边贸易规则和多边环境协定之间的冲突。世贸组织总干事认为,在试图将多边气候协定和多边贸易规则联系起来时,应优先考虑气候关切,因为贸易依赖于气候条件,贸易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促进福祉的一种手段。由于没有对生产商实行强制性减排,这些国家的生产成本较低,而执行严格气候变化政策的国家将不得不与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品竞争,它们对此表示关切。为了弥补对贸易的潜在不利影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正提出关于二氧化碳的边境措施提议。这种把气候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做法有可能被作为保护主义的依据,并且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20国集团领导人强调需要比支持贸易走得更远,反对保护主义,支持怀着充分的政治意愿进行谈判,确保国际和国家政策措施之间协调一致。但是,呼吁调整多哈回合的目标使得人们对致力于以发展为导向的成果的政治承诺产生怀疑。

  一些发展中国家强烈感觉到谈判的发展方面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同样,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同前几次谈判回合相比,它们对多边关税削减的贡献已经远超过发达国家。80在这种背景下,担心近期仓促结束本回合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多哈回合的目标是在谈判的所有领域实现重大均衡进展,尤其是那些对发展重要的领域。另一方面,进一步延迟结束多哈回合将使以下方面进一步放慢,包括减少全球农产品补贴;重新调整世贸组织在许多领域的规则;并采取其他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其他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