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我们看到犹太人在教堂被谋杀,其墓碑被涂上纳粹标志;穆斯林在清真寺被枪杀,其宗教场所遭到破坏;基督徒也在祈祷时被杀害,其教堂被付之一炬。
除了这些可怕的攻击之外,针对宗教团体、少数族裔、移民、难民、妇女和所谓的“其他人”发表的言论也越来越令人厌恶。
仇恨的野火在蔓延,社交媒体被用来传播偏见。新纳粹和白人至上运动愈演愈烈。有人为谋求政治利益将煽动性言论当作武器。
无论在自由民主制度还是威权制度中,仇恨正在融入主流,给我们的共同人性蒙上阴影。
长期以来,联合国一直采取广泛行动捍卫人权和促进法治,动员世界反对各种仇恨。
事实上,对联合国的认同和本组织的建立都源于一个基本认识,即恶毒的仇恨如长期恣意妄为、无人反对,噩梦就会如影相随。
我们承认仇恨言论既是对容忍、包容和多样性的攻击,也是对世界人权基本准则和原则的攻击。
更广泛地说,仇恨言论破坏社会凝聚力,侵蚀共同价值观,可为暴力奠定基础,使和平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尊严遭受挫折。
近几十年来,仇恨言论一直是暴行犯罪包括种族灭绝罪的前身,从卢旺达到波斯尼亚再到柬埔寨概莫如是。
我担心世界即将迎来另一个与仇恨恶魔决斗的关键时刻。
因此,我推出了两项联合国对策。
一是,我刚刚发布《关于仇恨言论的战略和行动计划》,目的是协调整个联合国系统的努力,着力消除问题的根源,并使我们的反应更加有效。
二是,我们正在制定一项行动计划,使联合国能够充分参与协助保护宗教场所和确保礼拜场所安全的工作。
对于那些坚持用恐惧分裂族群的人,我们必须表明:多样性是财富而非威胁。
深厚而持久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纳精神可以战胜瞬时发布的贴文和推特。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每个人毕竟也会成为某个地方某些人眼中的“其他人”。当仇恨泛滥时,不可能对安全抱有任何幻想。
作为人类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互相照顾。
当然,所有旨在消除和反击仇恨言论的所有行动都必须符合基本人权。
消除仇恨言论并不意味着限制或禁止言论自由。消除仇恨言论意味着遏制仇恨言论,使它不要升级为国际法禁止的更危险的行为,特别是煽动歧视、敌意和暴力。
我们需要像对待每一种恶意行为那样对待仇恨言论:即要谴责仇恨言论、拒绝放大仇恨言论,以真相反击仇恨言论并鼓励行为人改变其行为。
现在到了加紧消除反犹太主义、反穆斯林仇恨、迫害基督徒行为和所有其他形式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的时候。
各国政府、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和媒体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政治和宗教领袖对促进和平共处负有特殊责任。
仇恨对每个人都是危险,因此战胜仇恨人人有责。
我们可以携手扑灭这场仇恨的野火,维护使我们人类大家庭携手共济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