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不大,潜力不小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人类食用马铃薯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马铃薯于16世纪传入欧洲,现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如今,马铃薯远不只是一种营养食物。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农村等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不足,农业投入品成本高企,而马铃薯则具有获取便捷、富含营养的特点,可以改善人口生计。马铃薯用途广泛,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长,因此种植马铃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马铃薯对气候影响较小,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水平低于其他作物。
过去十年,全球马铃薯总产量增长10%,有力带动了相关行业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但仍需再接再厉,深挖马铃薯潜力,助力消除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
此外,马铃薯品种繁多,改良品种和农民品种/地方品种多达5000余种,其中很多品种都是拉丁美洲原产地所独有的。马铃薯栽培品种有150种野生亲缘种,形态各异、遗传性状丰富,包括具有适应不同生产环境的能力、病虫害抗性和不同的块茎特征。这些特征为遗传育种和改良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培养病虫害抗性,满足消费者偏好。
背景信息
马铃薯是安第斯地区对整个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因为马铃薯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的小规模和家庭农业生产,特别是由包括女农民在内的农村农民生产,有助于减少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以及实现粮食安全,依赖于,同时也极大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决定将5月30日定为国际马铃薯日,旨在提高人们对马铃薯在营养、经济、环境和文化方面的多重价值及其作为宝贵粮食资源及农村家庭和生产者收入来源所作贡献的认识,以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你知道吗?
- 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马铃薯为主食,近一半的马铃薯被用作家庭主食或蔬菜。
- 马铃薯耐旱、耐寒,在贫瘠土壤中也能生长,适应性广。
- 到2030年,马铃薯总产量将增长112%,达到7.5亿吨,其中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总产量将超过4.4亿吨,增长100%,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9%。
相关资料
- 国际马铃薯日 (A/RES/78/123)
- 粮农组织:国际马铃薯日
- 粮农组织: 2024年国际马铃薯日指南*
- 粮农组织:社交媒体资产
- 粮农组织:宣传材料
- 粮农组织农作物信息: 马铃薯
- 马铃薯对于全球粮食安全的作用和潜力*
- 2008国际马铃薯年
- 2008国际马铃薯年:隐藏宝贝的新发现*
- 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指导方针
- 马铃薯:如此熟悉,仍值得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