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城市生活。
可持续城市生活。
图片©Sadek Ahmed

2025年主题: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世界城市日自2014年设立,每年10月31日举行,旨在关注城市化挑战与机遇,推动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城市发展。2025年庆典将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办,主题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强调数字技术应服务于居民需求,助力落实《新城市议程》和《2030年议程》。

  本次活动聚焦全球住房危机:28亿人缺乏适足住房,11亿人居住在非正规住区,超3亿人无家可归。解决这一问题需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规模化影响,这与《未来契约》的承诺以及联合国人居署2026–2029年战略计划高度契合。

  庆典将包括圆桌会议和研讨会,推动各国交流智慧城市实践与经验。预期成果是加深对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理解,推广创新与数字技术的应用,并形成广泛合作以促进住房可及性和可持续城市化。

   了解更多有关联合国人居署的详情。

世界城市日活动

活动

我们鼓励国家政府、地方当局、私营部门和其他城市从业者通过讲习班或网络研讨会、专题小组讨论与访谈活动来纪念世界城市日。

背景信息

  联合国大会在其通过的第68/239号决议中,将每年的10月31日指定为世界城市日。预计这一国际日将极大地促进国际社会对全球城市化的兴趣,推动各国在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方面的合作,并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化为新形式的社会包容——包括更加平等,并且在获得服务和新机遇,以及体现城市、国家和全球多样性的参与和社会动员方面更加便利提供了潜在可能。然而,这往往并不是城市发展的形态。不平等和排斥现象比比皆是,且往往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损害了可惠及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起了“城市十月”活动,旨在强调世界面临的城市挑战,并促使国际社会参与制定《新城市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11阐明了“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的雄心——这正是联合国人居署使命的现实意义所在。自1980年以来,城市不平等现象一直有增无减,世界最大的城市往往也是最不平等的地方。

  2016年10月,各国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的“人居三”大会上,通过了《新城市议程》。该《议程》不仅通过重新思考如何规划、管理和居住城市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道路,还为今后20年如何应对城市化的挑战确定了步伐,被视为是2015年9月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延伸。

Portrait du Secrétaire général

我们必须放大他们的声音,投资于他们的想法,并促进他们切实参与城市决策。通过增强青年权能,我们可以加快气候行动,推动全球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进展。

联合国秘书长致辞
   

官方标识

2025年城市日徽标

应该鼓励城市进行创新和试验,并相互学习,以加快实现这种转变,例如通过实施“双城”倡议或构建城市网络。此外,报告还指出,我们需要将城市治理模式从打造“竞争性城市”转化为创造符合所有公民利益的城市经济,打造“基础牢靠型城市”。

直到2009年,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多于城市。今天,约5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镇,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接近70%。城市人口的大部分增长将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特别是在生育率居高不下的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

illustration of people with clock, calendar, to-do list and decorations

国际日和国际周是提高公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调动政治意愿和资源应对全球性问题以及庆祝和加强人类成就的机会。国际日在联合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但联合国将国际日作为一种有力的宣传工具。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