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弱势民众免遭种族灭绝
1948年12月9日,即《世界人权宣言》获得通过的前一天,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公约》)。《公约》的通过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重申了《公约》中所指各种罪行的严重性。除此之外,《公约》还表明了国际社会防止种族灭绝以及在种族灭绝发生后惩治犯罪人的决心。《公约》将“灭绝种族罪”定义为所有“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的违法行为。

网络欺凌及其对人权的影响
建设真正公平、平等的世界,需要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文化。只有所有人遵守沟通的准则,才能实现互联的世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依据普遍国际法保护人权
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主要宗旨是维持全球和平与安全。从一开始,各创始国就认识到了和平与人权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有在和平的前提下,人类才能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人类不应再遭暴行所害,不应再成为曾经毁灭整个欧洲社会的灭绝种族政策的受害者。

联合国在捍卫人权方面角色的演变
在21世纪,有时候会很容易忘记人权是多么颠覆性的概念。那些在1948年见证了《世界人权宣言》通过的人,几乎无法预见它在过去70年的影响。国际法的管辖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家间关系,各国对待每位公民的方式也成了国际法和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事项。

基于条约的人权系统是否遭遇中年危机?
如今,一个评估、监察和批判侵犯人权行为的全球架构已经形成,既有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等人权条约机构专家的工作,也包括近期人权事务委员会对各国人权记录的普遍定期审议。

妇女与阿拉伯之春
如今,妇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战斗,她们的奋斗目标应该是要使整个社会摆脱恐惧、贫困和暴政。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做出彻底的改变,这无疑会波及独裁者、法律、宪法、国家机构和各项政策。促进并保护人权、自由及民主,是妇女获得平等权利的正确途径。

序言
本期《纪事》的作者回顾了上述两项公约通过以来半个世纪的进展,并且评估上述权利的实现状况以及联合国人权工具的运作。联合国人权工具包括旨在保护和促进上述两项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统称为“国际人权宪章”)所载自由的各种条约、办公室和方案(计划、项目、运动)。

从国际法到地方社区:联合国在保障人权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1989年冷战结束之后,人权已成为推动变革的最主要力量。本文将概述两项公约对于全球人权保障的作用,并指出在人权制度面临挑战的时代,我们应寻求的未来发展之路。

改造非洲住区
我对改造城市贫民住区的看法是:要实现可持续性和自下而上的参与,改造过程就应以社区和妇女为中心。此外,住区改造工作还应动员贫民窟居民,增强他们对改变的重要性的认识。

新城市议程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路线图:有形、可管理、可衡量
各国政府将在基多通过新近拟定的《新城市议程》草案,重申会员国对目标11所有内容的支持。作为成果文件的两个组成部分,《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基多宣言》和《新城市议程基多行动计划》清晰地阐明了三大优先事项,为实现目标11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关于城市方面的具体目标建立框架,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促进实现可持续城市化。这三大优先事项是:建立支持性的治理结构;开发并维持21世纪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和治理;和建立健康的融资机制。

软基础设施在灾害管理与减少风险中的关联性
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城市地区,自然和技术灾害越来越频繁,危害越来越严重,使得城市成为业界人士和学者讨论的焦点,突出了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和技术的基本问题。

与强大的服务供应商合作,应对城市的用水及卫生挑战
对于世界上的很多人而言,没有安全饮用水和厕所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但全球南方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居民确实还缺乏这样的基础便利设施。过去15年间,尽管一些国家的基础服务供应已经发生显著改变,但世界上仍有数百万人无法享用水和卫生设施。

人居三是联合国召开的市民会议
人居三将致力于转变发展范式,将城市化作为推动发展的工具。人居三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城市化需要改变模式,以便更好地应对当代面临的挑战、解决不平等、气候变化、非正规、不安全以及不可持续的城市扩张形式等问题。

为什么有组织的基层妇女对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妇女和女童并非生来脆弱,其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导致她们易受各种风险和因素的影响。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2016年10月17日至20日将在厄瓜多尔基多举行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大会的大背景下,必须认真考虑气候变化这一迫在眉睫的威胁,因为气候变化会加剧妇女和女童遭受的风险及其脆弱性,包括农村妇女及其所处社区。

学习地方建筑文化,提高住房项目的可持续性
建筑历史显示,建造者总是能够在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和气候限制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现有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创造性地调整并升级住房结构。世界各地已经形成了建造“情境化”建筑的建筑文化,采取独特的建造方法,呼应特定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