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贝拉•略芬

气候变化对我们的海洋构成威胁

然而,海洋是无国界的,各国的分配也不均匀。我们无法筑起壁垒来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相反,要维护好和保护我们都需要的水,我们必须团结合作。我们必须与相邻的国家展开合作,并在全球层面上与各国之间进行合作。

迈克尔·洛奇

国际海底管理局和深海海底采矿

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也是最难抵达的地方。海底由山脉、高原、火山、山谷和浩瀚的海底平原组成,就像陆地环境一样。

安娜•保拉•维托里诺

葡萄牙与海洋经济

出于历史、文化和经济原因,海洋影响了葡萄牙人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葡萄牙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作为沿海国家,海洋是葡萄牙国家身份的基础和生成要素。

埃米莉•佩恩

了解海洋,热爱海洋

在我横跨全球的多次旅程里,我发现各地的情形都如出一辙,不仅在环流中,从热带到两极都是如此。我们的海洋像一锅用塑料碎片煮成的“靓汤”。

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

让海洋成为我们的伙伴,以求实现可持续的未来

如今,约有1.2亿人依靠商业性捕捞维持生计,其中近90%的人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和非洲国家)从事小规模渔业。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社区,如果我们不认识到小规模渔业的重要性,他们将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彼得·汤姆森

海洋大会:改变规则的契机

海洋大会将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共同承担责任,采取补救行动来化解海洋因人类活动而遭受的困境。会议将见证我们达成一系列伙伴关系、做出承诺和制订行动措施。

阿黛尔·佩德

保护孕育大堡礁的珊瑚海

澳大利亚拥有全球第三大领海面积和地球上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因此海洋与澳大利亚休戚相关。澳大利亚大陆位于三个大洋的汇合处,拥有热带、温带和亚南极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地区罕见的大量海洋生物。

马里奥•维耶罗斯

加强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管理,为实现目标14而努力

科学家们认为,未来的变化将愈发巨大而迅速,海洋健康状况将下降得比之前预期的更快。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气候不断变化的时代,没有一寸海洋免于人类的影响。

达姆•梅格•泰勒

群岛之海:太平洋国家区域小组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目标14

海洋的健康对于地球的健康至关重要。太平洋岛屿国家和领土所属面积中有98%为海洋。鉴于这一地理特征,我们常常自称为“大洋管理国家”。太平洋是我们的文化核心,而我们的食物、收入、就业、交通以及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太平洋。

林基泽

国际海事组织在预防船舶和航运造成世界海洋污染中的作用

航运是海洋的主要活动,货轮输送超过80%的世界贸易货物,渡船将乘客送往目的地,游轮搭载数百万名游客。每年,有超过五万艘海运船舶穿梭于各大海洋之间,运载着超过百亿吨1的极其重要和为人们所需的货物,包括商品、燃料、原材料和消费品。

阿米纳•J•穆罕默德

动员全球社会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4

我们不能继续、更不能加速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正因如此,联合国系统与各国政府、国际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组织合作,加强治理结构,促进国际法律文书的执行并开发利用各种管理手段,例如沿海区域综合管理和海洋空间规划,同时以协调划一的方式,运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政策。

伊万•西蒙诺维奇

保护责任

过去的十年表明,集体、协调的行动可以产生重要影响。保护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必须仍要以已经取得的具体进步为基础,要从过去的保护工作中吸取经验。我们重申这一集体承诺,确保该原则能继续激发和催发行动,为所有人民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巴哈蒂•欧内斯廷•哈特盖基马纳

我没有毁灭,只是遭受挫折

一旦背井离乡,远离了熟悉的一切,变得一无所有,难民们就很难再找到与祖国的联系。语言和文化是他们的寄托,他们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祖先。当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难民们只能做到内心忠于自我。

杰奎琳•巴巴

半个世纪的健康权?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提出了值得称赞的、宏伟的健康目标,但这些目标要想在一百周年之际完成,就需更加努力、更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每名儿童和青年都可终身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哈迪普•辛格•普里

人权、预防大规模暴行和联合国安理会:前路漫漫

正值《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通过五十周年,这是回顾人权促进事业的进展和检视安理会在保护人权方面的整体效力的很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