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签字仪式纽约当地时间今天早8:30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出席签字仪式。预计将有超过165个国家在仪式上签署这一去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划时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协议。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签字仪式在联大会堂举行。大会打破惯例,邀请一位年仅16岁、儿基会任命的气候变化问题倡导者在仪式开始后作为第一个发言者发言。
在此之后,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讲话。他指出,签署《巴黎协定》是在同未来签署一个契约,这一契约必须要产生比承诺要多的结果。潘基文表示,为了这一代人和所有未来的人们,人们今天所做出的承诺一定要转化为行动。这些行动须减少气候风险,保护社区;这些行动应该保证把我们置于一条更加安全和明智的道路之上。
代表世界197个国家的197名儿童参加了在联大举行的签字仪式。
目前在一天当中签署一项国际协议的签字国家数目最多的记录是在1982年签署《海洋法公约》时创下的。当时有119个国家签字。22日举行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签字仪式将打破这一记录。
在22日的签字仪式上,将有13个国家不仅将签署协议,同时将向联合国交存协议的批准文书,这些国家大多为深受气候变化之苦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除法国总统奥朗德、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美国国务卿克里等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长和其他政要参加签字仪式外,致力于宣导气候变化问题的联合国和平信使、好莱坞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参加了仪式并发表讲话。
交付各国代表签字的《巴黎协定》只有一份正式文本,包括以中文等六种联合国正式语文打印的协议全文。作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东道国,法国总统奥朗德代表法国在协议上第一个签字。接下来,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被赋予正式权力(formal powers)的代表按照国家所在字母顺序依次在协议上签字。他们在签字后再依次前往经社理事会大厅或托管理事会大厅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进行发言。代表中国参加签字仪式并发言的是中国副总理张高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近200个缔约方于去年12月12日一致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签署仪式4月22日于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之际,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及早日生效的多边进程中,中国发挥了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力;接下来,中国将切实做好国内的温室气体减排,同时继续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中国气候变化特别代表解振华22日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记者会表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展现了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力。首先在2014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发表了第一份有关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公布了各自到2020年之后的自主减排目标,以及两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务实合作的优先领域,此举带动了168个国家在巴黎会议前公布了各自的自主贡献目标;在巴黎会议之前,中美两国领导人又发布了第二份联合声明,就气候变化谈判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大分歧取得了共识,为巴黎会议的成功和协定的达成奠定了政治基础;之后,中国和法国领导人又发表了联合声明,就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可持续性取得了共识;最近,在今年3月30日,中美两国又发布了第三份联合声明,为促进巴黎协定的签署和早日生效注入了政治推动力。
解振华表示,中国将在今年9月20日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之前完成参加协定的国内法律程序,推动协定获得普遍接受和早日生效。
解振华强调,协议重在落实,中国一方面将切实做好国内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落实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进一步深化低碳城市等试点示范,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提前规划实施2020年后自主贡献的配套政策措施,为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做积极的努力。
对于中国确立的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解振华指出,在过去15年中,中国的万元产值能耗由2005年的1.88吨碳当量下降到2015年的0.72吨,碳强度下降了38%以上,照这样的速度,到2020年,碳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8%到49% ,大大超出到2020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同时,中国的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2%下降到2015年的64% , 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60% 。 与此同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前已经占全球的16%到20%。因此,解振华对中国能够提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表示具有信心。
解振华还表示,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设性地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和南南合作,今年还启动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具体项目的运行,包括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