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日—随着新兴力量的崛起,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国际发展合作正在发生重大改变。随着南南合作(SSC)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我们亟需重新审视关于发展援助和援助实效的思考。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联合国也引人瞩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对南南合作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欢迎,南南合作齐心协力,应对紧迫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其重要性得到认可。
2019年4月25日,联合国学术影响(UNAI)组织座谈会,主题为南南合作和联合国发展系统,汇集国际问题研究协会(ISA)的重要学者和联合国系统的专家,探讨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发展改革中的作用。
联合国学术影响项目负责人拉穆·达莫达伦先生、国际问题研究协会代表乔尔·奥斯瑞奇先生致欢迎词,阿根廷常驻代表马丁·加西亚· 莫里坦阁下发表主旨演讲,探讨了南南合作作为发展工具的作用及其对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巨大潜力。
莫里坦大使指出,发展中国家积累了一系列专业知识、好做法和发展方案,不仅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其他国家发展。通过南南合作和三边合作,这些本土发展方案被证明具有成本效益,可在类似的环境下被应用,有能力提高影响力和成效。
莫里坦大使介绍了2019年3月20日至22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暨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四十周年会议的会议成果,强调将三边合作正式作为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他还称赞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在支持研究机构方面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发展系统作为伙伴关系的推动者,为研究机构提供知识发展,分享南南合作和三边合作各项举措,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人才能力和制度能力的建设。
接着,来自联合国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的珍妮·皮克凯尔德特对联合国和南南合作做了历史概述。皮克凯尔德特女士还介绍了联合国图书馆提供的《发展研究指南》,该指南重点介绍了与联合国内部发展概念相关的重要事件和文件,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版本供读者阅读。
随后,来自马尔马拉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埃姆尔·帕拉尔·达尔教授探讨了南南合作的优势和局限。达尔博士称,南南合作的主要优势是能够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加强努力,促进发展中国家分享最佳经验做法,与发达国家共同分担财务负担。
但是,南南合作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缺乏明确和统一的评估框架,因此在获取更大规模的数据方面存在障碍,也无法提供明确证据证明捐赠者的捐款能够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南南合作的发展举措不够完善,援助项目的落实不够透明,加剧了腐败,并且可能降低援助项目财政资源供给的长期可持续性。达尔教授建议,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定期报告发展援助的实效性,增加统计数据规模,以提升南南合作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来自罗马天主教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关系学院的保罗·埃斯特维斯教授分享了他对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四十周年会议成果文件的相关评论。该行动计划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同时也阐明了77国集团作为联合国和国际体系中的一个集团所面临的挑战和僵局。埃斯特维斯教授建议在文件中增加南南合作对于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作贡献的相关阐述。
德国发展研究所(德国波恩)高级研究员希尔克·魏因利希研究了南南合作和多边合作如何共同努力促进联合国发展和目标的实现。魏因利希女士认为,当前趋势表明多边主义正在弱化,但南南合作可以超越国家利益,为各国共同利益和全球目标的实现拉动资源,因此南南合作和多边组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魏因利希女士还指出,每个联合国机构都有关于南南合作的总体战略,但援助活动的资金还是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南南合作目前的发展路径导致其在联合国开发系统中的地位不太明朗。魏因利希女士呼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发展资金,强化多边主义,在南南合作政策层面弱化双边主义。
最后,来自德雷塞尔大学(美国)的学生代表尤妮斯·卡玛米和亚米堤大学(印度)的学生代表伊堤席瑞·辛格向与会者讲述了南南合作对青年一代的意义。卡玛米女士分享了她在伊利诺伊州一个多元化社区成长的经历,卡玛米回到她的出生地肯尼亚,前往乌干达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工作,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医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对她而言,南南合作不仅涉及经济和技术合作,还涉及知识的交流。辛格女士认为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的一个框架,为数百万人敞开大门,提供就业机会。辛格女士最后总结道:更好地开展南南合作对于建立一个更美好更平等的世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