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联合国秘书长发布了《政策简报:城市世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一名杰出学者围绕该政策简报在《联合国纪事》发表了两篇评论,本文为其中之一。点击此处阅读另一篇文章。

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给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直以来,在全球和地方层面,城市之间高度互联互通,使城市极易遭受致命流行病的入侵。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最近发表的《政策简报:城市世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中强调,冠状病毒的发病率和相关封锁措施的经济影响,给城市社会的脆弱部门带来尤为严重的伤害。

欧洲的大城市也不例外。马德里的人均收入位居西班牙各个地区之首。尽管如此,马德里各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依然很高,经济差距也很大,2017年,马德里的家庭平均收入最低2万欧元,最高达到8.9万欧元

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大流行病导致的封锁措施造成失业,对非正式和低薪工作人员的影响最大,这加剧了马德里现有的不平等状况。例如,最新的市政府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马德里较贫困地区的失业率徘徊在14%至16%之间,而较富裕地区的失业率则降至4%至5%。

这些数字反映了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在马德里,相对贫困地区的居民主要在远程工作机会较少的行业工作。他们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而公共交通在高峰时刻往往十分拥挤。这些居民从郊区到工作地点的通勤时间长,通常需要多次换乘,这增加了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他们的住所较小、相对拥挤,所以他们自我隔离更加困难,传染的可能性也更高。他们也极大地受到数字鸿沟的影响,数字鸿沟阻碍他们获取远程服务,因此他们难以居家办公。

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校长胡安•罗莫。图片由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主任办公室提供。

大流行病的影响已经显现。西班牙正不可避免地迎来第二波疫情,而病毒正在年轻人群中传播,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马德里最贫穷的地区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我们能做些什么?秘书长强调,我们不应错过2019冠状病毒病为我们提供的重新思考的机会,我们要重新思考我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互动方式。为了重建更美好的城市环境,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城市出行模式,新模式应能减少传染的风险,同时使城市更具复原力、更可持续和更包容。

公共政策应尽可能地促进居家办公,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通勤。如上班通勤不可避免,应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共享汽车和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例如传统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

大城市需要更好地整合地区和地方各级的公共和私人交通系统,尤其需要重新设计这些系统,以适应城市规划的新模式。实际上,2019冠状病毒病后,城市将获得巨大的机会,通过扩大绿色基础设施和行人区的规模,改善城区的环境。公共和私人行为体也应做出相应的努力,提供离客户更近的供应、购买和交付等基本服务。“十五分钟城市”是指,在该城市内,所有居民都可以在离家仅需短时间步行或单车骑行的距离内满足日常需求。对于大城市而言,“十五分钟城市”似乎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但严谨周全的城市规划可以将这一目标逐步转变为现实。

联合国《新城市议程》致力于建设安全、健康、便利、负担得起、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根据该议程所提出的“城市权”原则,在2019冠状病毒病后的未来城市环境规划中,大学将发挥关键作用。作为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1联合国学术影响中心,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将关于城市和出行规划的研究和教育视为我们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我们提倡融合技术、法律、经济和社会学的跨学科方法。

马德里西贝雷斯广场纪念冠状病毒危机受害者的纪念碑。维基共享资源/Thomas Holbach

可持续出行也是我们大学管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大学占地面积广阔,共有四个校区。我们会定期调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方式,为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者发放补贴,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共享汽车提供停车点,并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站。

作为我们大学与社会接触的一个途径,我们的研究人员与市政府合作制订并实施了可持续的城市出行计划。我们大学还推广支持科学商店,将其作为一种新的重要手段,从而与社会行为体、公民团体、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携手,共同寻找与城市出行和环境可持续性相关的问题。

通过打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推动大学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我们受到激励和启发,加入了面向欧洲未来的年轻大学联盟。这是一个由11个国家/地区的大学组成的联盟,覆盖15个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秉持发展大学-公民共同体的理念,提倡运用跨学科、跨部门的方法解决社会挑战。

该联盟中的合作伙伴携手当地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一起构建强大的开放式创新四螺旋模式,并希望进一步解决当前的挑战,实现所有欧洲公民的共同利益。

成功实现雄心壮志的大学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有能力在2019冠状病毒病后为我们城市面临的挑战提供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020930

本文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师生翻译 

《联合国纪事》不是官方记录。由联合国高级官员以及来自联合国系统外的杰出人才撰稿,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联合国官方观点。地图或文章中所涉界限、名称以及指名,并不代表被联合国官方认可或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