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广工作的一部分,联合国学术影响(UNAI)在此分享由成员机构甘露大学提供的关于灾害风险管理的故事。
2018年8月7日—联合国学术影响(UNAI)成员机构甘露大学(印度)正在领导一个由印度政府共同资助的项目,通过安装尖端系统拯救山区生命。该系统会对山体滑坡进行提前预警,以便人们在灾害发生前安全撤离。该系统在喀拉拉邦西高止山脉首次投入使用,目前锡金邦准备安装第二套系统,以防止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
甘露大学山体滑坡研究负责人、无线网络和应用中心主任Maneesha Sudheer称,山体滑坡是第三大致命自然灾害,每年在全球造成300多人死亡。据印度道路大会一份报告估计,印度15%的陆地易发生山体滑坡灾害。事实上,世界两大山体滑坡易发生地都在印度。山体滑坡可能由地震和土壤层之间的水压增加等自然原因引发。
然而,近几十年来,人为因素成为引发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包括山体植被破坏、自然排水、渗漏和下水管道干扰、坡脚开挖、坡体超载以及交通引起的坡体震动等。陡坡地区、板块运动活跃地区以及强降雨丘陵地带发生山体滑坡风险更大。这正是甘露大学发起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在此之前,该校在2009年成功应用过这一独特系统。
该系统一直积极监测地区山体滑坡情况,迄今已成功发出数次警告。目前甘露大学正在锡金—大吉岭地区部署类似系统,该地区地地质常活跃,易发生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甘露大学用于监测山体滑坡的新版物联网(IoT)系统安装于锡金邦,专为喜马拉雅山区地质定制开发。该系统由超过200个传感器组成,可以测量地球物理和水文参数,如降雨、孔隙压力和地震活动等。该系统监测锡金邦甘托克区Chandmari村周围150英亩的人口密集地区,这里过去曾发生过数次山体滑坡,首次滑坡记载于1997年。
该系统从传感器持续收集实时数据,在位于锡金邦的现场管理中心进行数据基础分析,并将其传输到甘露大学数据管理中心。该校研究人员根据数据描述并了解山体的地质和水文特征,以及山体对动态和实时气候变化的响应,从而为该地区建立山体滑坡预警模型。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预警的持续性,该校建立了一个山体滑坡三级预警模型。副校长Venkat Rangan称:该项目体现了甘露大学服务世界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