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定与会立场
出席一次国际会议,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有关国家、组织或机构发起和推动召开该次会议的目的,该次会议可能达成的成果及与本国利益的利害关系,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出席会议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通常说来,一国出席某次国际会议的主要目标无外乎以下几种:积极促成、全力封杀、尽力抵制、迟滞和搅局以阻止会议就某种问题达成协议,另外,由于有关问题与本国利益并无多大关系,也可能持超脱态度。
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代表队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某一国际问题上,通过谈判、磋商和妥协等手段,协调其他国家立场,力图在这一问题上通过对本国有利的决议或阻止有关决议中出现于己不利的内容。为做到这一点,事先确定与会的基本方针十分必要。
拟定谈判策略
在模拟联合国活动前对谈判策略作必要的研究,在模拟过程中适时调整、灵活运用,不仅是为了在活动中取得最佳表现,更是为了给今后参加真正的国际会议打下基础。
国际会议上,谈判策略多姿多彩。有的国家惯常采用主动进取型策略,在谈判中先声夺人、身东击西、虚张声势、扰乱军心。有的国家则往往采取低姿态,喜欢搞悄悄外交。也有的国家攻防兼备,或者待势而发,或者以攻为守。
确定政策底线
对于某个问题,各方的立场开始时往往会相距甚远。为缩小分歧,使会议取得成功,各方就必须在磋商中寻找立场的最大公约数,在不断要求对方让步的同时,自己也作出相应的松动。
但是,各国的立场松动都有一个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就不能达到捍卫本国利益的目的,甚至会给本国带来伤害,引发国内的不稳定因素等。可见,确定正确的让步底线十分重要。
在许多国际会议上,为了显示各国立场的意志,突出会议最后文件的效果,与会代表都回尽量避免不表决,而倾向于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有关文件。如果文件的内容超出了本国的政策底线,就要用于拒绝参加协商一致,要求对会议文件进行表决并投反对票。
寻找结盟对象
在联合国,会员国往往会组成不同的集团,有时是按照地区组成的集团,如亚洲、非洲、拉美、东欧和西方集团,有时是按照政治理念、立场观点或其他因素组成的,如不结盟国家、东里盟、英联邦国家、法语区国家等。
一个国家通常都会有盟友和敌手。比如在人权和发展权问题上,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的立场往往比较冲突。掌握一国在相关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了解该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等,对于在会议中直辖市立场、组成联盟很有帮助。
立场文件内容
委员会的立场文件必须言简意赅,就某一特定国家、国家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立场和优先事项进行陈述。通过考虑每个国家对于会议讨论议题的立场,立场文件能够帮助各代表团在会议开始之前做好其行动方针的计划。立场文件定稿之后,应发送给委员会的各位主席,各位主席将在会议开始之前就文件内容给予有用反馈。指定话题的立场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 开篇第一句话需明确表明本国立场;
- 简明阐述反映指定国针对每一话题相关观点的政策声明;
- 阐述立场并包含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引用《联合国宪章》;指定成员国批准的协议/决议;引用本国元首、政府首脑、部长、联合国代表团的发言;以及其他任何有关的国际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联合国秘书长就该话题发表的报告;
- 委员会应采取行动的建议;
- 结尾重申指定国对该话题的立场。
相关的数据、引用等,都应符合学术引用的格式规范。
切忌在立场文件中使用第一人称。相反,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使用代表团的名字,或者借用“我国政府”、“我国”、“我们国家”等表述。长篇大论地介绍该国历史或该话题的背景知识并无用处。最好的做法是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