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太空时代的开始
2011年4月7日,联大通过第A/RES/65/271号决议,宣布4月12日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以便每年在国际一级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同时重申空间科学和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增进各国和人民福祉,并确保实现其为和平目的维护外层空间的愿望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 ”
1961年4月12日是俄罗斯出生的苏联公民尤里·加加林先生首次实现载人空间飞行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为造福全人类的空间探索开创了新的途径。
大会深信,将外层空间作为全人类的疆域,为和平目的促进和扩大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并不断努力使由此获得的好处惠及所有国家,这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背景信息
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1号”发射进入外层空间,从而为空间探索开辟了道路。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第一人,从而揭开了人类外层空间探索的新篇章。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以来人类进入外层空间的辉煌历史和非凡成就,尤其是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于1963年6月16日成为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第一名女性,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0日成为踏足月球表面的第一人,阿波罗号航天器与联盟号航天器于1975年7月17日对接,这是人类在空间的第一次国际飞行任务,并回顾过去10年来,人类利用国际空间站维持了多国人员在外层空间的长期存在。”(引自: 《人类航天飞行五十周年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五十周年宣言》)
联合国与外层空间
自开启空间时代之初,联合国就认识到外层空间为人类的生存增添了新的维度。联合国大家庭不断努力利用外层空间的独特优势造福全人类。
联合国大会认识到人类在外层空间的共同利益,并试图回答外层空间能够如何帮助造福全球人民的问题,大会通过了第一项有关外层空间的决议,即题为“外空之和平使用问题”的第1348(XIII)号决议。
1967年10月10日,“空间大宪章”,又称《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生效。
如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外空厅)是负责促进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国际合作的联合国机构,同时也是大会唯一专门处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国际合作事务的委员会——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的秘书处。
外空厅还负责代表秘书长履行国际空间法所规定的责任,并维护《联合国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登记册》。
浏览时间线,了解详情。
中国首位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杨利伟在联合国外空会议期间接受采访,讲述中国载人空间飞行的和平宗旨。
我们的地球
来自十个国家的十七名宇航员以敬畏的态度描述了他们从太空看到地球的感受。请观看这部1990年7月制作的纪录片。
相关资源
国际文书
- 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议
-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
- 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
- 关于援救航天员、送回航天员及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协议
- 关于各国探测及使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的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
联大通过的各项原则
- 《载人航天飞行五十周年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成立五十周年宣言》(见附件)
- 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并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的宣言
- 关于外层空间使用动力源的原则
- 关于外层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
- 审查《外空物体所造成的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的问题
- 关于各国探测及使用外空工作的法律原则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