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力量推动全球团结
从本质而言,慈善是全球团结的一种具体表现。它通过直接捐赠、志愿服务或集体行动,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设更加公正、更具韧性的社会。除了提供直接援助外,慈善事业还可加强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保护和弱势群体的保护。如今,慈善与公益事业正在不断发展,致力于解决贫困和不平等的深层原因。
慈善事业如今影响着公共政策、资助创新,并支持公共服务不足的社区。在脆弱地区,慈善事业往往能够填补政府无力填补的关键空白。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置于全球使命的核心。贫困不仅仅是收入的缺乏,还意味着饥饿、被边缘化、不安全的生活环境,以及教育和医疗的有限可及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各国政府、民间社会、企业和慈善组织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推进全球发展。
慈善事业的演变与发展
从传统捐赠到战略性慈善,现代慈善事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减贫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何为现代慈善行之有效的关键?
科技驱动的捐赠
众筹平台、移动捐赠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工具使捐赠更加便捷透明。
青年领导力
全球各地的年轻人正在创办社会企业、引领气候行动,并重新构想社区发展。支持青年领导力,是实现长期变革的关键。
公平与包容
贫困受到种族、性别、残障和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影响。包容性慈善认识到这些相互交织的障碍,并致力于投资社区主导的解决方案。
道德与责任捐赠
随着慈善捐赠的增长,以道德的方式进行捐赠的责任也日益加重。慈善应保持透明、以社区为核心,并秉持谦逊与合作精神。
气候与贫困
气候变化加剧了贫困人口在食物、水源和住所方面的不确定性。许多慈善组织现同时支持环保与减贫方案,以增强社区的长期韧性。
如果植根于公平和道德,慈善就不仅仅是慷慨之举,更是全球责任的有力体现。它跨越国界与领域,汇聚人们的力量,共同应对贫困、振兴社区,并为所有人构建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世界。
背景信息
国际慈善日旨在提高全球公众、非政府组织及各方利益相关方的意识,并动员他们通过志愿服务和慈善行动帮助他人。
之所以选定9月5日是为了纪念加尔各答的特里萨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的逝世。1979年,她因“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贫穷和苦难所做的努力”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享有盛誉的修女与传教士特里萨(Mother Teresa)出生于1910年,原名艾格尼丝·岗莎·博扎丘(Agnes Gonxha Bojaxhiu)。1928年,她远赴印度,将一生奉献给贫困和无依无靠的人们。1948年,她加入印度国籍;1950年,她在加尔各答创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并因其在当地为穷人和临终者提供无私关怀而广受关注。
在超过45年的岁月里,特里萨修女始终服务于穷人、病患、孤儿和垂死之人,并领导仁爱传教修女会不断扩大工作范围——先是遍及印度各地,随后拓展至其他国家,建立收容所和临终关怀之家,救助最贫困与无家可归的人。她的工作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与赞誉,被授予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在内的众多奖项和荣誉。1997年9月5日,特里萨修女辞世,享年87岁。
为肯定慈善事业在缓解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人道主义危机、减轻人类苦难方面的重要作用,表彰包括特里萨修女在内的慈善组织和个人所做的贡献,联合国大会在其第A/RES/67/105号决议中,将每年9月5日特里萨修女的逝世纪念日设立为国际慈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