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为全球发展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强化千年发展目标开启的势头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独一无二的机遇。

基于已取得的进步

将2015年后发展议程定在2015年9月启动,为我们提供了就这样一个问题进行磋商和讨论所需的时间,即为最大限度地取得进展,哪些具体目标是必须实现的。千年发展目标从地面零点开始,为全球饥饿和贫困目标划定基线,而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以此为起点,利用过去十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有鉴于此,未来几年的人类发展将拥有史无前例的巨大潜力。

关于营养问题,当前的讨论和行动受到了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策略和方法的影响。营养问题获得了全球性的关注,一直是大多数发展伙伴的重点议程项目。许多国际倡议、多方利益攸关者的进程和承诺进一步推动了营养问题的解决,包括:“增强营养运动”(2009年)、“全球营养促增长协议”(2013年)、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零饥饿挑战”(2012年)和“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

通过粮食系统改善营养现状

2014年11月,由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在罗马召开,近170个成员国与会商讨如何解决营养不良所带来的多重挑战。该会议产生了两份成果文件:《营养问题罗马宣言》和《行动框架》。《营养问题罗马宣言》概括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承诺在未来十年内解决这些问题;而作为补充性的《行动框架》则列出60项行动建议,各国政府可根据这些行动建议来制定国家营养策略。

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所传递的一条关键信息是:全球粮食系统在快速变化并越来越复杂。最近的工业化、全球化和商业化趋势对全球粮食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粮食种类、加工程度和消费方式等。近年来,国际营养学界在日益扩大的范围内传播这一信息。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当前消费和生产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的关切。虽然农业生产的商业化、专业化、加工和零售模式提高了全球粮食系统的效率,增加了全年多种粮食的供给,并提高了人们的负担能力(粮农组织,2013,p. v),但是,营养不良却也越来越普遍,呈“两倍”乃至“三倍”增长。今天,大部分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遭受着发育迟缓、贫血,以及/或者肥胖和超重的综合影响。

与粮食系统模式变化相关的负面环境效应,包括土地退化、不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以及高度依赖农药和化肥等。人们对上述问题的关切不仅在于其明显的农业生态影响,还在于其所造成的与日俱增的粮食不安全和贫穷威胁,以及最终给营养和健康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因此,人们日益将全球、各国和地方粮食系统的质量视为农业在粮食安全和营养结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目标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清楚地说明了这些重要因素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当前粮食系统应对一系列挑战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其中包括:增加对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支持、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提高生产行为的恢复力以及减少粮食浪费和耗损。

确保营养不流失

在联合国开放工作组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中,只有“可持续发展目标2”包含了一项关于营养的指标。因此,在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语境中加入了营养的内容是一项成就,肯定了以粮食为基础的方法对确保营养的重要性。此外,将营养、粮食安全和农业合并到同一个目标,提高了人们关于农业生产和粮食系统的发展对卫生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及各自责任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目标2”的措辞有一个风险,因为把“改善营养”与传统的减少饥饿目标混合在一起,重点自然落到粮食数量和各国平均卡路里摄入量,而不是粮食的质量以及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的粮食供应链供应量。这是人们在谈论粮食安全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1996年举行的首届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包括“确保在任何时候人人都可以获得安全营养的食品来维持健康能动的生活”,但是多年来,在许多情况下,此定义已经逐渐简化为卡路里总摄入量。结果是我们现在经常要强调“粮食安全和营养”,这样才能保证后者不会被遗忘。

我们能够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2”中关于营养的指标获得支持并且不被忽视呢?基于粮食质量(而非数量)是关键这个前提,有两个建议:第一,农业生产必须重视营养丰富的粮食;第二,各国必须看到,通过农业和粮食系统改善营养状况有很多切入点。在特定的粮食供应环境下,有许多方式可以提高粮食质量。考虑到当前在农业生产中的快速商业化和专门化,确实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机会。

确认切入点

在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的《行动框架》中,有一节关于“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促进健康饮食”的内容,该节所提的营养建议多于其他任何章节,从“促进农产品多样化”到“建立国家粮食或营养标准”、“强化当地粮食生产和加工”以及“探索促进健康饮食的强制性和自发性手段”。这些建议都是提高粮食和农业系统的营养敏感性的不同方式。关键在于在既有的社会文化偏好、政治气候以及周边政策环境下,确认在在众多的切入点中哪些能带来最大的杠杆效应。

粮食和农业生产是各国的职权范围,但是,对于哪些政策领域可能产生最大的营养影响,国际共识正在形成。这些领域包括:农业生产政策、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策略(如现金转移、消费者补贴)、关于粮食转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政策以及进口关税或进口禁令等市场和贸易体系政策(全球农业和粮食系统促进营养委员会,2014年)。

总而言之,重点是利用政策杠杆,提高多种多样、营养丰富的粮食的供应量,并提高人们的负担能力,从而提高粮食系统的营养敏感度。环境达标的农业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从而为粮食安全和营养具有长期的积极影响,这也很重要的切入点。

衡量进展

“可持续发展目标2”为制定通过农业改善营养的政策和规划打开了一扇大门。然而,营养监测和评估方面的参数则比较集中。目前,对于哪些指标能最好地衡量在营养进步,国际社会有广泛的共识。联合国营养常务委员会建议的指标包括:发育迟缓、浪费、超重、纯母乳喂养、低新生儿体重以及在育龄妇女的贫血症。这些指标也是评估世界卫生大会全球营养目标进展情况以及测算各国营养预算比例的指标(联合国营养常务委员会2014)。

人们正推动这些指标全部用于衡量“可持续发展目标2”中的具体目标联合国营养常务委员会建议的营养指标还包括“妇女最低程度膳食多样化” (MDD-W),规定了“至少摄入10个指定食品群落中的5个群落的15-49岁妇女的比例”(营养技术援助/粮农组织,2014年)。这个指标是当前衡量个体成年人膳食质量的唯一经过验证的指标,也是育龄妇女膳食中微量营养素是否充分的衡量标准。摄入十个食品群落中的五个群落以上的妇女,相比摄入少于五个群落粮食的妇女,更有可能满足其微量营养素的需求。作为一个关键指标,妇女最低程度膳食多样化通过强调食物摄入的营养质量以及农业对促进身体健康的意义,把“可持续发展目标2”中的所有具体目标联系在一起(联合国营养常务委员会,2014年)。

值得注意的是,总的来说,以粮食为基础的营养指标的发展和验证,明显落后于其他营养衡量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起,以粮食为基础的指标基本没有改变,重点还在于卡路里摄入量和摄入途径(Herforth,2015年),与上文所述的粮食安全简化论者的观点一致。为让农业和粮食系统达到一个更高、更以健康为中心的标准,对全球可比、定期收集的膳食质量指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就此而言,“可持续发展目标2”提供了重要机遇。

 

参考文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3年). 2013年粮食及农业状况:通过粮食体系改善营养状况. 罗马. 详情查阅:http://www.fao.org/docrep/018/i3300e/ i3300e00.htm.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粮食和营养技术援助(2014年). 介绍妇女最低程度膳食多样化:妇女全球膳食多样化指标, 2014年7月15-16日. 华盛顿州. 详情查阅:http://www.fantaproject.org/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s/introduce-MDD-W-indicator-brief-sep2014.pdf.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 《营养问题罗马宣言》. 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 意大利罗马,2014年11月19-21日. 详情查阅:http://www.fao.org/3/a-ml542e.pdf.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 《行动框架》. 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 意大利罗马,2014年11月19-21日. 详情查阅:http://www.fao.org/3/a-mm215e.pdf.

全球农业和粮食系统促进营养委员会(2014年).农业和粮食系统政策如何改善营养?《技术摘要》. 2014年11月. 英国伦敦. 详情查阅:http://www.glopan.org/sites/default/files/global%20panel%20techni-cal%20Brief%20Final.pdf.

文:安娜·赫尔福特(Herforth, Anna) (2015年). (新闻稿)获得足够营养粮食的途径:用于追踪进展和指示行动的新指标。在与饥饿和营养不足的对抗中:粮食、农业以及针对性政策所发挥的作用, 文:戴维·萨亨(David. Sahn).,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辑.

联合国营养常务委员会(2014年). 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优先营养指标. 《政策简介》. 瑞士日内瓦. 详情查阅:http:// www.unscn.org/files/publications/policy_brief_priority_nutri- tion_indicators_for_the_post-2015_sdgs.pdf.

 

Anna Lartey是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经济和社会发展部营养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