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来自五十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签署了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时至今日,《联合国宪章》仍如同七十年前一样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的成立基于各成员国一致的决心: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促进发展以及保障所有人的人权。这三个目标如今仍是联合国工作和使命的三大支柱。

 

在世纪之交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是当时参会世界领导人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各国元首修改了发展合作的条款,通过了新的人类发展框架《联合国千年宣言》,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年后,在2001年从《联合国千年宣言》中提炼出来的八项千年发展目标 提交给了大会。虽然曾有各种批评声音,针对千年发展目标没有包括的内容和应该更强调的内容,如经济增长、治理、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等等,但是千年发展目标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发展合作的支点。

 

千年发展目标的诞生过程困难重重。有些人或许会说这些目标的发布耗费了许多年。一开始,千年发展目标缺少包容性的磋商,基本上是由联合国几个专家拟定的。最初几年停滞不前,而在新千年的前数个月,“千年虫”被大肆炒作,人们当初的激动和希望随之消散。

 

然而,回顾过去十五年,千年发展目标可算是里程碑式的议程,改变了世界。千年发展目标是人类第一次试图设立综合性社会议程以应对世界最困难的挑战。千年发展目标准确地将重点放在穷人身上,将垂直努力,如卫生和教育纳入一个共同战略。这个议程综合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期间不同国际和联合国会议所提出的纵向主题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包括“教育”(中天,1990年)、“儿童”(纽约,1990年)、“环境和发展”(里约热内卢,1992年)、“人口”(开罗,1994年)、“社会发展”(哥本哈根,1995年)以及“妇女地位”(北京,1995年)。这些具体目标单独看来并不完整,但结合在一起,却共同创造一个切实改善贫困和不公平现象的契机。多年来,千年发展目标已经证明,设定综合议程和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千年发展目标的成果引人瞩目,是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国际机构、基金会、学术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的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为开展千年发展目标的后续议程赢得了人们的信赖。

 

直到2002年,在墨西哥蒙特雷举行的第一次联合国支柱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上,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的途径才得到落实。与会各国国家元首、财政部部长和外交部部长、国际机构以及世界领导人一致认定,发达国家应该为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提供财政资源和支助机制,并确立发达国家将0.7%的国民总收入作为官方发展援助提供给发展中国家。考虑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大规模缩减公共项目支出,这个承诺成为支持千年发展目标在全球实施的重要里程碑。

 

我亲眼见证了千年发展目标是如何促进我们国家的深化改革的。2005年,工业债权国巴黎俱乐部同意免除尼日利亚的债务。这实际为尼日利亚每年释放了10亿美元的储蓄。此外,作为债务交易的一部分,总统承诺投入免除债务后的全部所得用于加快尼日利亚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为总统的顾问,我协助设立了一个“虚拟扶贫基金”,旨在有效地部署、协调和追踪免除债务所得的资金用于完成千年发展目标。

 

我们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超过4000万人口能使用干净水源、贫困率下降、小学入学率显著提高以及居住在贫民区的人越来越少。提供服务的机构得到进一步加强,发展成果的监测措施也得到改善。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30%,女童入学率翻倍,怀孕妇女及五岁以下儿童获得更好社区健康保险,包括对常规免疫加强投入。我国的医疗体系也因此得到巩固。

 

与其他国家的情况类似,千年发展目标带给我们做出积极、实质性改善的机会。通过千年发展目标,我们有机会扩大关键的结构性、经济和社会干预,来解决不平衡和差距,我们也因此得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多层次的政府合作以及利用额外资源。千年发展目标还帮助把人民及其急迫需要要放在国家和全球公共政策的中心位置。

 

随着政治意愿、媒体关注度和一系列主要捐赠承诺日渐增长,千年发展目标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获得政策牵引力。世界领袖在2005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上强调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千年发展目标的关键流程。从此各国开始开发和实施全面的国家发展战略来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此外会议还承诺到2010年前每年投入500亿美元用于扶贫。各国缔结了协定,为速效举措提供立即支持,以帮助对抗疟疾,促进教育和卫生。

 

2010年的千年发展目标首脑会议暨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回顾了在消除贫困、饥饿和促进性别平等,实现卫生和教育目标和解决新出现问题以及找到新途径方面面临的进步与挑战,,重点关注最脆弱群体的需求以及扩大和加强伙伴关系。同时,对于一个关注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来说,此次会议也展望了未来。这一过程为联合国秘书长筹备召开2012年“里约+20”峰会确立了方向。

 

 “里约+20”峰会基于1992年里约会议成果,明确提出国际社会的应进行的具体变化,并开始了发展议程的蜕变进程。这是发展范式转变的第一步,这一变化要求通过可持续发展,整合经济发展(包括消除极端贫穷)、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性。

 

自2012年以来,联合国及其伙伴致力于在国家、地区和全球等层面进行史无前例的包容性磋商,以确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联合国通过其广阔的网络,动员了全球领导人、议员、工商界、学术界、科学界和民间社会参与磋商进程。此外,数百万人通过“我们希望的未来”这一活动表达了他们认为的发展优先事项。“我们希望的未来”是联合国有史以来发起的最大规模的全球调查,参与者大部分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与千年发展目标相似,可持续发展议程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铭记“我联合国人民”之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普遍性,即不遗漏任何一个人。与千年发展目标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议程将要求所有国家行动起来并做出贡献。所有国家都将需要改变,即使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我们要消灭贫困、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和保护环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所有利益相关者,不论公私,都必须承担责任并接受问责。

 

旨在不可逆转地消除所有地区的贫困的普遍性议程需要进行重大的转变。首先,这意味着要不可逆转地消除每个地方一切形式的贫穷,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繁荣。

 

如果因循守旧,世界不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也无法应对新出现的挑战。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其2013斯坦福演讲中所说,“我们没有B计划,因为我们没有另一个星球。科学和经济学研究都显示,我们必须改变前进路线,而且越快越好。”我们必须进行范式转变,以实现路线和行动的彻底改变。这就意味着要破除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之间的关联。如果没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和环境管理,消除贫困和实现社会正义将会困难重重,甚至毫无可能。

 

如果不能预先找到将愿景变为现实的必要方法,这项雄心勃勃的议程将会是一纸空文。如果不能调动和释放实施目标所需的资源——公共的和私营的,并且在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层面建立多利益攸关方、严格遵守原则的伙伴关系来执行这项可持续发展议程,那么,该议程也仅仅是说得好听而已。2015年是实现发展上的范式转变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机会,,我们要利用并扩大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成果,消除所有方面的贫困,保护环境并且推动包容性的经济繁荣,尤其关注妇女和青少年的发展。正如秘书长潘基文所言,“我们是能够终止极端贫困的第一代人,也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的最后一代人。”在今年年末,我们将会通过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一个意义重大的气候变化议程和一个融资框架,来为实现这一以人为本、心系地球的共同议程提供资源,保护子孙后代的环境和未来。

 

如果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尼日利亚的女孩享有上学、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巧来实现抱负的权利;移徙男童能够安全、不受暴力威胁地在不同区域间自由行动;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所有孕妇都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生育孩子,没有童工和剥削,残疾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这是我们应当拥有的世界。

 

自从1945年以来,联合国一直在维持和平和安全、促进发展和保障人权。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并且将持续快速的变化。旧的挑战愈加严峻,新的复杂情况每天都会出现。正因如此,联合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改变自身的运作方式,以更好地实现目标,更好地服务世界,同时始终坚持其核心价值观。

 

在我们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已经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联合国的世界。《联合国宪章》对当今世界的意义和几十年前一样重要。当我们谱写新篇章的时候,联合国还将需要相同的决心和承诺来维护和平和安全、发展以及人权这三大支柱。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我们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