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是一个脆弱的气体保护层,防止地球受太阳光线有害部分的损害,有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受控使用以及减少有关物质, 不仅有助于为今世后代保护臭氧层,而且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贡献。此外,这一举措还通过限制有害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表,保护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系统。
《蒙特利尔议定书》:清凉世界、保鲜食物、呵护疫苗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保护臭氧层的全球协议,一直以来都落实到位,成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环境协议之一。全球一致努力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这意味着目前臭氧层正在复原,从而保护人类的健康、经济以及生态系统。但是,正如今年的保护臭氧层国际日所要强调的那样,《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贡献还有很多,例如,持续减缓气候变化,从而大幅提高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的制冷业的能源效率。
背景信息
目前已发现不少常用的化学品可对臭氧层造成极大损害。卤碳化合物指一个或多个碳原子与一个或多个卤素原子(氟、氯、溴、碘)结合而成的化学物质,含溴卤碳化合物通常比含氯卤碳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臭氧消耗潜能值。产生氯元素和溴元素最多,造成臭氧消耗的人造化学品有甲基溴、甲基氯仿、四氯化碳、被称为哈龙的化学品家族、氟氯化碳和氟氯烃。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科学研究对于臭氧层消耗的确认,促使国际社会建立合作机制、采取行动保护臭氧层。1985年3月22日,28个国家通过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正式做出臭氧层保护规定。1987年9月,《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
《蒙特利尔议定书》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努力控制臭氧消耗物质的全球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保护臭氧层,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的发展,彻底淘汰这些物质。
《议定书》以几组臭氧消耗物质为基础,按照化学家族进行分类,并将其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附件。
《议定书》要求管控几大类别的近100种化学品。对每组或每个附件中的化学品,都规定了淘汰时间表和物质的生产和消费量,旨在最终彻底淘汰这些物质。
《议定书》规定的时间表以消耗臭氧物质的消费量为基准。“消费量”是指任何一年受控物质的生产量加上进口量减去出口量之后所得的数量。同时也会减去已核准的臭氧破坏量。
控制物质根据指定基准年设定削减百分比。对于已有或回收控制物质在淘汰日期后的使用,《议定书》不加以禁止。
但像治疗哮喘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计量吸入器,以及在潜水艇和飞机中使用的哈龙灭火装置,由于找不到替代物取代关键物质,所以并没有规定淘汰日期。
1994年,联合国宣布9月16日为保护臭氧层国际日,以纪念在1987年的这一天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49/114号决议)。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
《蒙特利尔议定书》 的实施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进展顺利。大部分淘汰时间表得到遵守,一些淘汰计划甚至提前完成。鉴于《蒙特利尔议定书》取得的稳步进展,2003年,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表示,“《蒙特利尔议定书》或许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国际协定”。这一的看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起初,人们主要关注臭氧消耗潜能值更高的化学品,包括氟氯化碳和哈龙。氟氯烃的淘汰时间表更为宽松,因为其臭氧消耗潜能值较低,也因为该物质一直作为氟氯化碳的过渡替代品。
1992年,氟氯烃的淘汰时间表开始适用于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后者将在2015年冻结其生产和消费,发达国家将在2030年前、发展中国家将在2040年前最终淘汰该物质。
200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决定在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加速淘汰氟氯烃。
普遍批准
2009年9月16日,《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成为联合国历史上首批获得普遍批准的条约。
《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
2016年10月15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第28次会议上,各国达成了逐步淘汰氢氟碳化合物的《基加利修正案》。
《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基加利修正》向我们表明,通过共同努力,一切都能办到。因此,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减缓气候变化,为世界上饥饿的人们提供粮食,保护我们所有人赖以生存的地球。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相关资源
文件及出版物
- 有关臭氧层的20个问题和答案,2014年更新版*
-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 联合国大会关于设立保护臭氧层国际日决议 [A/RES/49/114]
- 《维也纳公约》手册
- 《蒙特利尔议定书》手册*
- 历史性会议文件*
- 臭氧层消耗和保护相关文件
- 《二十一世纪议程》(联合国系统、政府和主要团体发起的国际、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全面行动计划)
- 臭氧消耗的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