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国,您的世界!

未提前列入具体项目的战略计划和呼吁

  项目层面的协调规划已经在多数联合呼吁程序中执行了,这样做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作为组群内交流规划信息的方式(以编排需求报道,并允许预算及能力的同行审评),二是指导和吸引捐助者(告诉他们何人将在何处做何种工作,让他们详细地了解他们所捐助的资金将如何运用)。

  然而,这一举措存在一定弊端,且在某些国家尤为突出。对许多组群来说,在有限的联合呼吁筹备期内协同项目规划过于复杂,难以实现。且协同工作往往会压缩和中断关键战略的进展。由于环境多变,特别是需求和渠道方面的境况实在难以预测,行动及地点很难提前确定。此外,在一些联合呼吁国家中,捐助人会将财富的很大一部分直接捐赠给未列入组群或联合呼吁协同名单的项目。而其中一些必然会与组群规划的项目撞车,降低组群规划效率,也使得联合呼吁内外的资金状况变得较为混乱。

  驻刚果(金)(自2007年起)和津巴布韦(自2011年起)的人道主义国家工作队已试图矫正这些问题。他们对联合呼吁发展规划行动进行详细的登记预算,但不提前划定实施责任。用于呼吁的组群资金需求按每位受益人或每项服务的成本整体计算,而非具体到各个组织。这样,在没有项目名单指导的情况下,捐助人只要准备就绪就可咨询组群是否有潜在受益人。而组织则应在收到资金之后(而非之前)为之提供项目信息以供遵循。

  这些尝试有利有弊。不管怎样,这种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而这些尝试的部分措施也极有潜力推广开来。未来,更多的联合呼吁将不再强行遵照联合呼吁主要发展进程推进,而是会在组群项目规划过于平缓或激进的情况下适用一种混合体系。(2013年,阿富汗即试用了此种混合策略,主要用于筹划及预算方面的总部支持)。该做法保留了协作及同行审评的优点,为捐助者提供指导,并明确责任。

2013联合呼吁总结(及相似的人道主义行动计划)

  2013年,阿富汗将继续从国际军事力量向国家军事力量的安全过渡。预计到年中,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门将拥有超过75%的控制权。然而,本次安全过渡及预期于2014年年底前完成的国际军事力量完全撤出并不意味着当地局势从冲突迈向稳定。过去5年间冲突日益加剧,这一局面预示着平民仍生活在武装暴力的水深火热中,人道主义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不安全仍旧是人道主义需求最大的决定因素。武装冲突在该国的大部分地区盛行。这一境况为平民带来了重大身心伤害,也导致了基础服务的置换和丧失。因此,加强平民保护将是2013年人道主义社区的首要目标,所有部门都针对这一主题的推进设立了相应计划。

  阿富汗的地方性自然灾害及灾难每年影响着约25万人民。长期贫困、冲突四起的社区积弱严重,即使规模最小的自然灾害也会对人民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社区层面增强复原能力对于2013年来说至关重要,且将影响所有的人道主义应急行动。

  尽管阿富汗在过去10年间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一系列的人道主义指标评价中其得分颇低。该国长期位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洲共同体人道主义办事处和联合国人道协调厅的发展及人道主义状况排名末尾。长达34年的冲突及频发的自然灾害使该国人民变得极度弱势,许多人已疲于应对。除45万境内流离失所者外,阿富汗还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多达570万的回返难民人口,来自邻国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难民仍在不断涌入。

  从备受武装冲突折磨的东南到灾害多发的北部,阿富汗的弱势民众遍布全国。而其是否能够获得生命救助则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当地的严峻环境下,许多组织的需求评估及救助递送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冲突地区的人道主义表现仍旧欠佳。国家状况的不断激进化、分裂化和国外势力对冲突双方的影响都使人道主义通道的谈判举步维艰。交通方面的限制也十分突出,特别是冬季大雪封路,许多村庄与地区中心的联系都被完全切断。

  过去十年中,该国人道主义部门获得了较好资助。这些资助大部分是作为副产品,随着空前的国际发展援助进入的。然而随着国际军队逐步撤出、国际资金环境愈加艰辛、且捐助人对阿富汗事务感到厌倦,这一切正面临戛然而止的结局。

  面对挑战,人道主义社区着眼于需求最大的群体,试图更好的援助和保护最弱势的民众。2013年的共同人道主义行动计划将向人道主义者和捐助人提供更好的分析基础,用于优选干预措施及资金。这一分析将不同省份根据需求排名,在认可数据欠缺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最佳信息。需求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坎大哈省、加兹尼省、赫尔曼德省、霍斯特省和库纳尔省。这一排名使阿富汗南部及东南区域因冲突引起的广泛需求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