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将于本周在日内瓦,墨西哥城,新德里,曼谷,亚的斯亚贝巴,贝鲁特和莫斯科多个城市发布。该报告对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以及处于经济转型的经济体作出预测,是联合国最受瞩目的报告之一。它揭示了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仍然受困于疲软的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WESP)对全球的经济情况发布了权威报告。该报告由经济和社会事务部(DESA),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以及五个联合国区域委员会共同完成。2012年12月18日,经社部发展政策与分析司的全球经济监测部主管洪平凡在该报告的第一章发布之时表示:“我们已经发现了三项主要的经济风险。”洪先生指出欧元危机在继续恶化,美国面临财政悬崖,一些发展中的大国的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洪先生强调:“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全球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他也描述了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五年后,世界经济是如何在艰难中恢复的。预计全球经济将会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以2.4%和3.2%的速度增长,比六个月之前的预测降低很多。这样的增速不足以去克服多国所面临的持续性就业危机。在现有的政策和增长趋势下,欧美至少再需要五年去弥补2008-2009年大萧条引起的失业状况。随着本周报告的全面发布,对世界各个地区的详细预测也会公布。
发达国家阻力重重任职于经政事务部发展政策分析司的全球经济监测部的经济事务官克莱夫·阿特舒勒表示,发达国家努力恢复经济的同时仍然受困于重重阻力,这导致2013年和2014年的经济增长前景非常疲弱。阿特舒勒先生指出诸多棘手的遗留问题只有部分得以解决,这些遗留问题包括房地产市场的低迷,银行业脆弱,私营企业贷款发放力度的疲软,企业和家庭之间的杠杆化,大规模的财政失衡导致各国采取严格的紧缩计划,失业率极高并很可能继续上升。
全球发展引擎:发展中经济体经社部发展政策和分析司的全球经济监测部经济事务官员英戈·皮特勒说“平均而言,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超过发达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 “因此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他补充到。然而,皮特勒先生解释说未来的增长速度还不足以给降低贫困状况带来明显的改善,他也强调经济增长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第一,政策措施带来的积极作用令人期待,近期多个发展中国家都在实行这样的政策,比如巴西、中国和印度,” 皮特勒先生说道,“第二,我们预测在全球形势稳定的情况下,外部需求将会缓慢恢复。”皮特勒先生还解释说,一些发展中的大国尤其是中国有可能遭遇进一步的经济大幅放缓以及欧元区危机的恶化,这些都给基准预测带来了下跌风险。
转型经济体缓慢恢复经社事务部发展政策分析司的经济事务官格里戈尔·阿格拜疆先生在谈到过渡经济体包括东南欧和独立国家联合体(CIS)这些国家的前景时指出,继2012年后,东南欧还会再经历一年的经济停滞期。阿格拜疆先生说:“我们预测2013年的经济恢复将非常缓慢,大部分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只有1%-2%。”他同时谈到这些地区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重工业化和极高的失业率,而经济增长的速率却不足以来应对这些问题。他还介绍勒独联体国家(CIS)的发展,他们在2012年呈现出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态势,其中主要石油天然气出口国的经济增长明显。阿格拜疆先生说:“中亚一些国家,增长态势尤为强劲。与此同时,如摩尔多瓦和乌克兰这样和欧盟有紧密联系的国家,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他又补充道:“我们预测2013年的发展基本还会是同样的模式。”最后,洪平凡主任概述了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他说:“虽然一些国家已经加强了他们的政策立场,但是不论从国家还是国际来说,都需要更加协调一致的政策。另外,我们还需要更侧重于促进就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