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当前的世界局势十分紧张。气候变化正威胁着全球数十亿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正在放缓。冷战结束35年后,世界再度分裂为彼此对立、重兵集结的阵营。

然而,我们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多边主义看似式微,但面对气候变化、冲突、贸易争端、大流行病等紧迫挑战,全球协作仍然至关重要。

对于那些自幼政治自由受限的人们,民主始终是一盏明灯。这不仅因为民主权利弥足珍贵,更是因为民主为实现国内与国际层面的正义、和平与公平发展提供了最可行、最具说服力的路径。

然而,民主正面临压力。在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停滞,民主制度面临合法性危机,不公正现象依然存在。民粹主义和强人政治回潮,政变再次登上新闻头条。尤其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民主的好处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么加强国家民主制度从而促进国内外的正义、和平与公平发展呢?

全球议会组织各国议会联盟(议联)认为,联合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联合国汇聚各国政府,提供对话平台,是缓解紧张局势与误解的机制,也是知识与专业技术转移的可信渠道。

值此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之际,议联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议联把联合国事务与各国议会紧密对接,让全球承诺不再是“空头支票”,而真正落地为国家行动。

对此,三项优先事项尤为突出。

保护民主的最大优势之一:保护对话

首先,必须保护和促进对话进程。民主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依赖对话解决问题,而议会正是讨论不同观点、寻求更好结果的轴心。对话还能建立信任与理解,这是实现和平的必要前提。

议联主席图利亚•阿克森在第六届世界议长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摄于瑞士日内瓦,2025年7月29日。议联/Mark Henley

不幸的是,对话的质量受到了冲击,仇恨言论和虚假信息正在社交媒体和政治空间迅速传播。在仇恨言论针对少数群体的同时,误导性内容则会削弱有关气候变化、疫苗接种等行动的成效,并蚕食人们对公共机构的信任。谎言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强化国家民主制度,我们必须促进对话。为此,我们要投资年轻政治家、反对党、媒体和民间社会,建立相互尊重、循证的讨论规范,宣传对话不是弱点而是和平的必要条件的理念,并以身作则。

建设更具包容性的制度,强化民主政体

第二项优先事项是确保公平和包容性参与。如果每个人都有发言席位,对话的效果最好。公平的政治参与,意味着每个声音都能被倾听,并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如果所有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政治进程将带来最广泛的利益,而非仅为政治精英服务。排斥会加剧政治不满,包容则会使制度更具合法性、稳定性与韧性。

在全球层面,最富裕的10%的人口制造了约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而最贫困人群却承受着最沉重的冲击。多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可用于健康和教育领域的财政收入。数十亿人仍然无法使用互联网和其他重要技术。与此同时,一些较富裕的国家对投资海外气候适应行动犹豫不决,对于是否接收因危机而流离失所的移民也犹豫不决。

这种不公正会造成不可持续的政治后果。终有一天会引发强烈反弹。制度无法带来公平的结果,便是在助长不信任与冲突。社会公正是实现和平、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第六届世界议长大会由议联与联合国合作举办,于2025年7月29-31日在日内瓦万国宫(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举行。议联/Pierre Albouy

议联对包容性的需求有清晰的认识:我们要努力扩大妇女和青年的参与,并通过与各国议员合作,将反对声音纳入全球对话。在国家层面,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确保选举制度公平地把选票转化为席位,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少数群体有代表为之发声,并让透明度和问责制贯穿整个政治体系,包括政治捐款的环节。

对话是不够的,民主必须交付成果

第三项也是最后一项优先事项,是支持我们的民主制度履行职能,交付成果。对话和参与至关重要,但各民主政体还必须兑现承诺。当政府无法保障安全、创造就业、提供医疗、办好教育、守护清洁环境时,人们对民主的信心就会动摇。民粹主义和军事接管便乘虚而入。

议联每天都在努力支持各国议会履行职责。我们帮助各国议会监督政府,与联合国对接可持续发展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工作,制订法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获取最新数据和专业知识。

在联合国进行改革之际,我们必须确保各国议会仍能获取联合国庞大的专业技术资源,因为在某些国家,我们正目睹科学和知识遭到攻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在21世纪,本不应说这句话,但我们必须保护真相、知识和科学。

政治理论早已指出,真正的民主政体之间不太可能相互开战,证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通过保护和加强民主制度,我们可以增加实现正义、和平与公平发展的可能性。

每年9月15日的国际民主日源于议联的倡议,而这个国际日是审视民主状况的良好时机。

的确,民主是混乱、不完美的,但如果能促进对话、包容并交付成果以改善人民生活,民主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联合国纪事》不是官方记录。由联合国高级官员以及来自联合国系统外的杰出人才撰稿,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联合国官方观点。地图或文章中所涉界限、名称以及指名,并不代表被联合国官方认可或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