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关于联合国工作的报告
第四章. 合作促进发展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116. 过去一年中,八项千年发展目标继续为联合国在合作促进发展领域中的活动提供统一框架。联合国的核心战略--研究、宣传、监测和报告以及国家一级的运作--指导联合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工作。
117. 虽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前景依然参差不一,但仍能在2015年这一截止日期实现有时间限制的可衡量目标。然而,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本国的内政外交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落实《千年宣言》和《蒙特雷共识》所载它们的共同承诺,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118. 联合国采取综合办法协助会员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在过去一年中力求通过贸易、投资、调动资源和发展技术,帮助提高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国家的生产能力。本组织还援助弱势群体,如赤贫者、妇女、儿童、青少年、土著民族、难民、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和移徙者。
119. 由致力于发展的业务机构组成的联合国发展集团(发展集团)一直在制定新的政策和指导方针,以期在国家一级改善方案的质量、效能和协调。共同国家评估和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使联合国系统能在千年发展目标的框架内对国家优先事项和需要一致作出战略性综合响应。2003年,联合国有18个国家工作队开始制定共同国家评估和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2004年又有18个紧随其后。
120.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仍然要求做大量的向外开拓和宣传工作。千年运动正在与工业化国家中的赞助者联手,积聚支持第八项千年发展目标(其中呼吁增加援助、有效地减免债务以及扩大贸易和技术准入)的政治势头,进而广泛提高民众对千年发展目标的支持。2003年,千年运动开始与民间社会网络合作,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全国运动。
121. 千年项目从世界各地汇集了150多名专家、发展工作者和优秀学者,研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其他途径。为了做好2005年审查《千年宣言》的准备工作,该项目目前正在与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伙伴一起,进行一系列国家一级的试点项目。这些项目探讨每个国家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有何政策、资源和经济增长方面的需要。
122. 正如大会已经认识到的,要有效地监测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就需要有可运作和可持续的统计系统。健全、可靠和可比较的统计数据对制定和实施政策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本系统的许多实体,特别是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司在千年发展目标指标机构间专家组的指导下,都为改进数据质量的工作做出了贡献。该部在2003年组织了建设国家统计能力的讲习班。为了加强在国家一级跟踪千年发展目标的工作,联合国发展集团正在试点推行发展信息(DevInfo)软件。 2003年已有42个国家统计局使用这一软件,2004年正将之介绍给其他120个国家使用。
123. 科学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没有将科学和技术作为头等优先事项的明确的政治决心,许多发展中国家就不可能实现这些目标。正在出现的问题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获得和联通以及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本组织的大多数实体已着手开展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工作,并为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第一阶段的筹备进程和首脑会议本身出了力。信息和通信技术任务组以及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对信息和通信技术促进发展领域的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124. 过去一年里,本组织继续努力对付建设国家行政能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挑战。公共行政专家委员会查明了振兴公共行政和治理制度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新趋势和机会。《2003年世界公共部门报告:处于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府》突出介绍了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神通广大及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现已开发了冲突管理能力建设领域中的分析手段和培训资料。
125. 关于消除极端贫穷和饥饿这一目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注重以下三项关键措施,以减少农村地区的贫穷:加强农村穷人及其组织的能力,改善公平获得生产性自然资源和技术的机会,增加获得金融服务和进入市场的机会。2003年,农发基金为实现这些目标核准了25个新的农村发展项目,承付的金额总数为4.036亿美元。此外,农发基金的赠款方案共有70笔赠款,数额达2 030万美元。
126. 开发计划署在其减贫实践区,协助国家制定参与性减贫战略,将千年发展目标与国家预算挂钩,改善对各项目标的监测。开发计划署还通过与本国利益有关者进行广泛磋商,帮助国家探讨人类发展和减少贫穷的可行政策抉择和其他观点,并在制定和实施减贫战略文件中加以体现。
127.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将减少人们为摆脱贫穷而贩卖人口的诱惑力,也将有助于持久解决难民、国内流离失所者和回返者的问题。这些人属于世界上最脆弱的群体。因冲突、人权受到侵犯和迫害而逃离家园的人们应该能够在一个安全而友善的环境中找到庇护,重新开始生活。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国际移徙组织和难民专员办事处正在联手加强交流移徙信息的工作,强化政策的连贯性。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通过监测这种移徙的程度和趋势以及政府为引导这些趋势而采取的政策,为了解国际移徙的影响作出了贡献。
128. 在区域一级开展的消除贫穷的活动包括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的试点项目,其目的是在埃及、黎巴嫩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调动当地的能力和资源,加强一些选定社区的合作与集体自力更生。这些项目创造了大约1 500个新工作。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在其出版物《2002-2003年拉丁美洲社会纵观》中评估了将该地区的赤贫人数减少一半的可能性,并用材料说明了营养不足和儿童营养不良的规模和在这些方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趋势。
129. 在缺乏粮食安全的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特别是对水控技术和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是与饥饿作斗争的主要优先事项。虽说如此,但粮农组织报告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捐助国对农业的官方双边发展援助从2001年的41亿美元减少到2002年的38亿美元。在纪念2003年世界粮食日时,农发基金、粮农组织和粮食计划署与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国家非政府组织代表一起,正式宣布支持战胜饥饿全球联盟这一由致力于迅速在全世界消除饥饿的民间社会组织、社会运动和宗教运动、私营部门和国际组织组成的自愿协会。有50多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示打算组织或强化本国的战胜饥饿全国联盟,与战胜饥饿全球联盟挂钩。粮农组织通过其现已在近100个国家建立的粮食安全特别方案,继续在帮助低收入缺粮国改善国家和家庭两级的粮食安全。具体做法是在经济和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迅速增加粮食生产和生产力,同时改善人们获得粮食的机会。
130. 生活贫困的人们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地区。为了使千年发展目标“城市化”,人居署在孟加拉国、玻利维亚、埃及、加纳、菲律宾和土耳其进行了部分城市不平等状况调查。人居署的出版物《平民窟的挑战:2003年全球人类住区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平民窟人口的估计数。
131. 建设当地的私营部门对实现增长、发展和减贫至关重要。私营部门与发展委员会2004年3月题为《激发企业家精神:使商业为穷人服务》的报告详细列举了政府、公共发展机构、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的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系列行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通过其技术性企业方案,为提高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服务。目前已在30多个国家设立了这一方案,最新设立的是在安哥拉和圭亚那。
132. 2003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通过综合方案和促进工业发展的国家服务框架援助了大约51个国家,目的是:改善工业管理和体制基础结构,加强中小型企业,更新技术能力,改善技能和获得现代技术的机会,建设贸易和出口能力,采取节能和清洁生产的措施。
133. 关于普及初等教育,据儿童基金会估计,还有1.21亿儿童失学--其中有6 500万是女童。2004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依靠首次涵盖180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对教育进行的最为深入的统计评价,发起对其在普及教育方案中的主导协调作用进行战略审查。普及教育方案是一项机构间举措,旨在帮助各国到2015年实现和保持普及优质初级教育。除其他外,教科文组织将审查如何推动监测在实现普及教育方案目标中取得的进展,如何确保更好地协调全球和国家各级为普及教育方案进行发展合作的种种手段。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统计所的普及教育方案观察站继续提供优质教育数据和统计资料,协助指导决策者和监测全球在实现普及教育方案方面取得的进展。
134. 过去一年中,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力的努力继续是本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欧洲经济委员会以及性别问题和提高妇女地位问题特别顾问办公室联合举行了将性别问题纳入经济政策主流的区域专题讨论会(2004年1月,日内瓦),为交流经济政策某些特定领域中的经验和良好做法提供了一个机会。国家一级在联合国实体的帮助下取得的具体成就包括: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从事发展工作的专业人员接受了性别问题和分析的培训、越来越多的统计登记册分男女列出数据,国家的减贫战略和预算越来越多地将性别问题考虑在内。
135. 在支持主要的法律文书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会员国在这方面得到了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和其他实体的技术合作。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国家增加了三个,使缔约国达到177个;批准《公约任择议定书》的国家增加了九个,使缔约国达到60个。
136. 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儿童基金会加强了一向注重的儿童生存问题,特别是死亡率偏高地区的儿童生存问题。在全球联手消灭小儿麻痹症和麻疹、拟定孤儿政策和防止艾滋病政策、增强国家对儿童保护问题的重视这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儿童基金会及其伙伴正在努力确保儿童的生命有尽可能好的开端并降低婴儿死亡率。但是,只有普遍地优先重视儿童和妇女的需要,才能实现这一个和其他的千年发展目标。
137. 整个2003年期间,联合国人口基金在方案设计和实施以及政策对话(包括关于减贫战略的对话)方面,始终注重将人口动态与生殖健康问题,特别是产妇保健问题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卫生组织援助那些产妇死亡率特别高的国家加强保健系统,建设“连续性的”保健服务,使所有的妇女及其婴儿都能安全度过怀孕、分娩和产后各个阶段,不论其支付保健服务的能力如何。这种连续服务包括:发展保健工作的人力资源,提供、获得、使用和改善服务,建设妇女、家庭和社区的能力,与其他重要的初级保健方案建立协作关系。
138. 在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促进发展方面,实施2002年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通过的《蒙特雷共识》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依然十分重要。如《共识》所设想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与布雷顿森林机构和世界贸易组织于2004年4月26日举行了第二次高级别会议。理事会主席的总结(A/59/92-E/2004/73)含有推进履行《蒙特雷共识》所载政策承诺的若干建议。
139. 我认为,增加世界贸易并使之更为公平是帮助各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前景所在。联合国各区域委员会提供的研究和技术援助方案着重使会员国通过持续的贸易和投资,提高能力,更有效地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之中。
140. 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2003年9月,墨西哥坎昆)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而告终,这是一大挫折,影响了及时结束多哈这轮贸易谈判的前景。自那时以来,2004年7月31日达成的框架协定使多哈这轮谈判重新入轨。在这些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继续得到贸发会议和各区域委员会的支持。主要挑战涉及解决农业、非农业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市场准入议事日程以及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在实施问题及特殊和差别待遇方面的需要和利益。
141. 贸发会议《2003年贸易和发展报告》考查了国际生产和投资格局的新趋势对发展会产生的影响,对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贸发会议《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尤其着重国家政策和国际投资协议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从中得益的作用。贸发会议的投资政策审查及有关的咨询服务帮助国家改进办理外国直接投资事宜的政策和机构,增强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从中得益的能力。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贸发会议完成了对博茨瓦纳、加纳、莱索托、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投资政策审查。贸发会议与世贸组织合作,协助发展中国家谈判国际投资安排事宜,包括双边投资条约和双重征税条约。
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
142. 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规模和破坏力使这一流行病作为严重的保健和发展问题,列于国际议程之首。在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导人的竭诚努力下,巴西、柬埔寨、塞内加尔、泰国和乌干达等国的感染率已经或开始下降。然而,我想重申我在执行《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进展情况的报告中表达的忧虑,即除非大幅度地增加各级的资源和努力,否则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实现2001年在大会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的特别会议上确定的目标。
143. 我高兴地报告,总的来说,联合国各机构已越来越认识到需要加强和更好地协调它们在国家一级的努力。2003年,粮食计划署成为联合国艾滋病毒/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的第九个共同赞助组织,加入了劳工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人口基金、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队伍。联合国发展集团为驻地协调员和联合国国家工作队发布了新的政策指导方针,指示加强国家一级的艾滋病毒/艾滋病防治工作并确保联合国有统一的政策和方案支持。艾滋病规划署的共同赞助机构行政首长2004年3月在赞比亚开会,强调他们承诺在国家一级进行相互协调的行动和加强应对的力度,并认可了一项新的预防教育全球举措。
144. 如今,全球患有艾滋病毒的妇女人数已与男子的人数相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妇女占全部艾滋病患者的58%。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女性化要求人们立即对此作出应对。在这方面,我欢迎艾滋病规划署于2004年2月发起妇女与艾滋病全球联盟。该联盟汇集了四面八方的个人和组织,由代表政府、活动家团体、联合国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大约25名高级别领导人组成的指导委员会领导,人口基金的执行主任担任主席。
145. 教科文组织和艾滋病规划署正在进行一项参与性的联合主动行动,使青少年和青少年组织有能力采取行动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和制止社区中有关的歧视和不容忍行为。2003年,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为青少年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并在孟加拉国、马拉维、莫桑比克、斯里兰卡和赞比亚为全国和地方一级的青少年主动行动提供了小额赠款。
146. 卫生组织有一项全面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战略,将病毒感染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支持结合起来。作为该项战略的一部分,卫生组织于2003年宣布了一项全球性治疗紧急行动,并发起一项主动行动,要在2005年年底之前在发展中国家用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治疗300万人。
147. 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于2003年9月为来自非洲的专家举办了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毒/艾滋病与成人死亡率的培训讲习班,使参加者扎实地了解艾滋病毒/艾滋病广泛的人口分布情况。该部还发表了题为“艾滋病的影响”的报告,用资料表明了艾滋病毒/艾滋病对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影响。
14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助国家将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纳入主流,落实对付该流行病的措施。开发计划署发起了非洲南部能力倡议,以加强受艾滋病毒/艾滋病影响最严重的次区域从事保健、教育和农业的能力。
149. 儿童基金会用于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方案支出从2001年的6 700万美元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11亿美元。儿童基金会的所有国家办事处依然投身于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斗争中,无论该疾病现在的发病率如何。儿童基金会的供应部门帮助40多个政府采购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和诊断设备。
150. 人口基金在140多个国家,通过实施一项战略,为预防艾滋病毒/艾滋病作出贡献,作为其促进生殖健康和权利以及两性平等工作的一部分。该项战略的重点是在青少年和孕妇中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和制订全面的方案解决避孕套的需求、推广使用和供应问题。
151. 2003年,粮食计划署在其活动的82个国家中的41个国家开展了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行动,这些国家中包括世界上艾滋病毒流行程度最高的25个国家中的22个国家。粮食计划署开发的用于绘制脆弱状况图的方案拟定和分析工具正在帮助利益有关者了解和处理艾滋病毒/艾滋病与缺乏粮食安全之间的联系。
152. 患有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难民在无法得到足够的保健和社会服务的地区面临的处境特别困难。2003年12月,机构间常设委员会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发表了《紧急情况下艾滋病毒/艾滋病防治措施准则》。《准则》帮助有关政府和国际社会全面应对患有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难民问题。《准则》承认,在冲突情况下,由于动乱、贫穷和社会失调的合并作用,增加了流离失所者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妇女和儿童的风险特别大,因为他们可能为获得粮食、水甚至安全等这些基本需要而被迫发生性关系。
153. 2003年,人居署设计了一个艾滋病毒/艾滋病孤儿收容所方案,并完成了对肯尼亚、斯威士兰、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城市贫民区严重的孤儿情况的基线调查。
154.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继续通过技术援助项目、能力建设、指导政策和方案的制定、监测和评价,特别在东欧以及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协助政府对注射吸毒者执行艾滋病毒/艾滋病预防和护理方案。
155. 过去一年中,劳工组织继续注重加强其成员帮助各国努力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能力。劳工组织力求确保国家的艾滋病计划包括工作场所,确保劳工政策和立法涉及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影响问题。
156. 在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努力中,媒体依然是未被充分利用的部门和资源。迄今为止,人们将媒体大致视为传播渠道,而很少使它们作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因此,我在今年1月召集世界上几大媒体公司领导人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重点讨论他们对防治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斗争所能作出的贡献。艾滋病规划署、凯泽家族基金会和新闻部正在推进这项主动行动。
可持续发展
157. 自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2002年8月至9月,南非约翰内斯堡以来,会员国强调需要在执行有时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和承诺方面取得进展。对具体执行工作的这种重视推动了联合国支助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包括支助国家一级的能力建设。
158. 2004年4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对实现世界首脑会议所定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实质性审查。该届会议的重点专题是水、环境卫生和人类住区,反映了会员国对这些问题的优先重视。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对该委员会提供了全力支持,协助委员会在政府间议事过程中引入创新做法,结合贯穿各领域的共同问题对这三项专题进行深入审查。该届会议期间举办的伙伴关系展览会展示了约80项伙伴关系倡议,为审议进展情况以及伙伴之间分享经验和建立联系提供了适时的机遇。100多位主管各个方面的部长参加了委员会第十二届会议,会议查明在下列方面依然存在着技术和政策性挑战:获得安全饮水方面,包括有效的水部门管理、基础设施投资、法规框架和地方施政;环境卫生方面,包括需要在政治上突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为其筹措资金;在人类住区方面,包括需要保障穷人的财产保有权和依法承认妇女的财产权与继承权。
159. 大会在其2003年12月23日第58/217号决议中宣布从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始的2005至2015年期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我认为,水和水与健康、减少贫穷、两性平等、教育、环境保护与和平的联系对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水和与之有关的问题无论在全球还是地方一级都应当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我设立了水与卫生问题咨询委员会,由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担任主席,并由在这些领域具有专长的其他知名人士组成,以便促进提高认识,帮助为水和卫生方案调动资源。
160. 开发计划署通过其能源与环境业务活动,促进将环境资源管理与减贫努力结合起来。开发计划署帮助各国加强在全球、国家和社区各级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包括寻求和分享最佳做法,提供创新政策建议,通过实施帮助穷人建立可持续的谋生手段的试验项目将各方伙伴联系起来。
161. 2004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和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为加快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履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所作承诺确定了可行的办法。这些办法涉及到水、环境卫生、人类住区方面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目标、在水管理中以生态系统观点作为核心,以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方面受到的威胁。
162. 过去一年中有若干项环境文书生效,包括《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技术安全议定书》。尽管在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方面已经取得实际进展,但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依然惊人。2004年2月,各国政府商定采取更加定量的办法,以便在2010年之前显著降低目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
163. 环境计划署还继续促进为可持续发展结成伙伴关系,例如,在2004年早些时候启动了支持企业家促进环境与发展倡议。该倡议是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利益有关者论坛和世界保护联盟的一项联合行动,得到全球契约的支助。倡议旨在通过建设新的企业家伙伴关系的能力、建立向伙伴关系投资的渠道、传播好的做法和经验教训、以及开展实事求是的研究以协助决策者决策,促进新的地方伙伴关系,支持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164. 2004年1月,欧洲经济委员会第一次可持续发展区域执行论坛对欧洲经委会区域内水、环境卫生和人类住区情况进行了评估。欧洲经委会还启动了对转型期经济国家环境业绩的第二轮审查,以可持续发展为审查重点。欧洲经委会《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的两项议定书于2003年生效,它们是1998年的《重金属问题议定书》和1998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议定书》。开发计划署环境治理方案在东欧和中欧启动了区域和跨界举措,改善特定区域的经济机遇,共同支持这些区域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165. 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所在区域在水资源方面存在着利用效率低和由此造成的稀缺问题。西亚经社会建立了阿拉伯水资源综合管理网,支持研究和培训机构分享知识,并发起在成员国之间开展区域合作管理共有地下水。在能源领域,西亚经社会还启动了促进跨界能源贸易的区域合作。在西亚经社会的协助下,埃及、约旦、卡塔尔、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和也门在能源定价和能效以及准则和标准等方面采用了新的政策,并推广在动力部门使用高效电器和可再生电力系统。
166. 工发组织的各项环境管理方案协助各国应对工业增长产生的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水和空气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有毒物质排放、土地退化和海岸侵蚀。工发组织力求从防患未然和亡羊补牢两方面着手减缓这些威胁,前者包括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后者包括污染物终端处理和其他环境清理措施。
167. 教科文组织是推动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牵头机构,该组织通过与联合国、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和个人方面的伙伴密切磋商,拟订了国际执行计划草案。这个问题现在议程项目“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项下提交大会第五十九届会议。
168. 联合国森林问题论坛继续开展工作,推广和促进各类森林的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政策的执行、协调和制订提供一个全球框架。2004年,该论坛审查了与森林有关的传统科学知识、关于森林的社会和文化方面问题以及执行协议的手段。论坛将审议有关森林的国际安排是否有效,并将于2005年就制订一项关于各类森林的法律框架的任务授权要素,向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大会提出一项建议。
169. 粮农组织协助会员国建设执行《21世纪议程》的能力;这是一项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产生的多部门行动计划。粮农组织提供了一个中立的论坛,以便就粮食和农业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可供选择的政策开展国际讨论。粮农组织对会员国的支助重点是:加强可持续发展法规框架;促进在对渔业、林业、山区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管理中采取面向系统的参与性办法;分享好的做法和政策;促进对农林渔采取综合办法;支持将信息和通信技术用于制订各级发展计划以及特定用户群体和地点。
170. 为促进可持续城市化,人居署在泛非水事问题执行和伙伴关系会议(2003年12月,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上发起了非洲城市水管理倡议,并设立了水和环境卫生信托基金。利用非洲城市水管理方案的经验,人居署通过亚洲城市供水方案建立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将政治动员和能力建设与亚洲开发银行在此领域的后续投资密切结合起来。
171. 在公司环境会计方面,贸发会议于2004年出版了《生境效益指标编制者与用户手册》,首次对公司环境业绩的列报和披露进行了标准化。
172. 联合国大学编写了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世界注意计算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制造一台普通的24公斤带显示屏的台式计算机所消耗的矿物燃料和化学品至少是其重量的10倍,是汽车或冰箱材料密集度的5倍。生产过程耗费大量的材料与能源、个人电脑在全世界的日益采用以及更快的淘汰旧机器更换新机器的速度,这些都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应当在全世界范围内采取政府激励机制,延长个人电脑的寿命,减缓高技术污染的增长。
173. 为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设于意大利都灵的劳工组织国际训练中心举办了700多次训练活动,培训了来自177个国家的16 000名学员。这些活动有约45%在都灵进行,50%在实地进行,还有5%在网上进行。
非洲
174. 在联合国的改革努力中,我将应对非洲的特别需要作为高度优先事项。响应我的要求,联合国各机构在过去一年中对非洲发展给予了支助。设立了非洲问题特别顾问办公室,通过报告、倡导和分析工作对执行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提供支助。对我1998年的报告《非洲境内冲突起因和促进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S/1998/318)所提建议的执行情况,该办公室继续进行监测。我在提交大会第五十八届会议的进度报告(A/58/352)中指出,虽然过去在执行建议方面进一步取得了进展,但这一进展仍然速度缓慢且不平衡。报告最后指出,非洲各国和国际社会需要加紧努力执行我的建议。
175. 为促进技术合作执行新伙伴关系,非洲问题特别顾问办公室于2004年出版了《南南合作支助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经验》。这份出版物审视了这两个区域之间南南合作的深度和多样性,评估了新伙伴关系优先事项和现有合作领域的一致程度。
176. 我还任命了一个知名人士独立小组,审查和评估国际一级对新伙伴关系支助的规模和适当程度,与非洲发展各个伙伴进行对话以推动对新伙伴关系提供支助,并向我建议国际社会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加强对执行新伙伴关系和非洲发展的支助。该小组将于2004年9月开始工作。新伙伴关系秘书处在机构、技术和财政方面得到了开发计划署的支助。
177. 非洲的和平前景将有助于便利数以百万计的流离失所者回返。难民专员办事处着重致力于过渡时期国家的冲突后复苏整体方案,这是联合国支助新伙伴关系和平与安全方案综合努力的一部分。
178. 粮食计划署于2003年11月与新伙伴关系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其重点领域包括粮食安全、生计保护、营养、艾滋病毒/艾滋病、紧急需要评估、防备和应对以及区域能力建设。粮食计划署近一半(46%)的发展资源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179. 环境规划署协助非洲各国政府制定了新伙伴关系环境倡议行动计划。非洲联盟举办了一次捐助伙伴会议(2003年12月,阿尔及尔),会上通过了《新伙伴关系环境倡议全球伙伴关系阿尔及尔宣言》,承认国际援助和国家能力建设对环境倡议的重要性,敦促所有伙伴和利益有关者对行动计划的执行阶段提供支助。
180. 粮农组织在以下方面对非洲会员国提供了支助:能力建设、技术援助及政策和战略的制定、执行、监测和评价(例如在厄立特里亚、莫桑比克、尼日利亚、斯威士兰、南非和坦桑尼亚);制定粮食安全区域方案以及支助区域经济组织。粮农组织还协助对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战略进行审查和增订,以执行新伙伴关系非洲农业发展综合方案。工发组织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启动了非洲生产能力举措;这项举措将在新伙伴关系的框架内执行,其目的是增加工业制成品和服务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创建不损害环境的生产实体,创造可持续就业。
181. 2003年9月,联合国与日本政府联合组织了非洲发展问题东京国际会议。作为后续行动,非洲问题特别顾问办公室正在协助联合国各国家工作队制订由日本人类安全信托基金资助的项目。
182.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其布隆迪和几内亚比绍问题两个特设咨询小组的工作,在冲突后非洲国家发挥了作用。我对这一举措表示欢迎。这两个小组于2004年2月向经社理事会提出了建议。两个小组敦促两国当局和国际社会建立伙伴关系,并协助调动捐助者在从救济过渡到发展这一关键阶段提供支助。在此背景下,安全理事会和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之间的工作关系得到加强,例如向几内亚比绍派出了联合特派团,从而为促进《千年宣言》所呼吁的对和平与发展采取一种全面做法作出了贡献。
183. 2003年,开发计划署促进非洲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战略致力于以下各项工作:加强对千年发展目标的认识,加强非洲国家监测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的能力;在国家一级实施千年发展目标。开发计划署为西部和南部非洲各组织了一次次区域千年发展目标论坛,加强国家一级的运动,重新激发对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制订了多项施政方案,帮助创造有利于千年发展目标的环境,巩固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政治承诺。开发计划署还向很多非洲国家提供支助,将千年发展目标纳入这些国家的中长期国家减贫战略,包括减贫战略文件。
184. 清洁燃料与车辆全球伙伴关系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个全球伙伴关系是作为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有关的承诺的一部分建立的,由环境规划署协调重点面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目的是支持全面逐步淘汰含铅汽油。据2004年5月在环境规划署总部举行的会议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销售的汽油总量现有一半以上是不含铅的,比2001年有显著增加,当时销售的汽油几乎全含铅。
185. 人口基金在非洲的行动主要有:实事求是的政策对话,人口与生殖健康方案管理方面的国家能力建设,以及数据开发。
186. 2004年,有63个由人居署支助的城市发展与管理项目和方案在非洲30个国家执行,它们涉及制订国家住房政策和方案、推广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改善穷人获得基础服务的机会以及促进可持续生计。
187.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继续对东部和南部非洲反洗钱小组及其14个成员国提供能力建设支助。该办事处还在艾滋病规划署的协同下,在肯尼亚、马拉维和毛里求斯就吸毒与艾滋病毒/艾滋病联系问题以及适当的预防对策完成了业务研究。禁毒办还向非洲各国政府提供了技术和咨询服务,在国家政策中制订减少毒品需求方案。
188. 劳工组织协助非洲联盟,筹备定于2004年9月举行的非洲就业和减贫问题特别首脑会议。在劳工组织的建议下,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以及工作的原则和权利等问题被纳入了若干非洲减贫战略文件。
应对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189. 过去一年的情况发展显示,最脆弱的国家群体在全球经济中仍处于边缘地位。按照目前的趋势,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无法实现国际社会制定的援助它们、特别是到2015年将极端贫穷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高级代表办公室加强了应对这三组国家特别需要的努力,并协助我确保协调一致地落实下述各项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
190.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其2004年6月高级别部分会议上通过了为在执行2001年在布鲁塞尔通过的《2001-2010十年期支持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框架内消除贫穷而调动资源和建立有利环境的部长宣言。宣言重新呼吁切实执行《行动纲领》,再次促请捐助国提供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2%以上作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
191. 在应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所有特别需要方面,《布鲁塞尔行动纲领》仍然是最全面的纲领。建立国家协调中心等国家机制对在国家一级执行这项纲领至关重要。截至2004年5月,已有47国确定了国家协调中心,有18个国家论坛成立,而上一年协调中心和国家论坛的数目分别为11个和9个。在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现有19个实体已将《布鲁塞尔行动纲领》纳入其活动和工作方案。此外,与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和政府间组织的伙伴关系已经启动或得到加强。
192. 作为联合国应对内陆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的首次会议,过境运输合作问题国际部长级会议(2003年8月,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对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努力给予了特别推动。会议成果《阿拉木图行动纲领》是各方利益有关者共同参与的筹备进程的产物,既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又切实可行。在包括世界银行集团在内的联合国实体和机构参加的会议上,制订并批准了《执行阿拉木图行动纲领路线图》。我还请各会员国借联合国年度条约活动之机加入各项过境运输公约。
193. 关于第三组脆弱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联合国继续协助会员国通过分析和业务活动,执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全球会议(1994年4月至5月,布里奇敦)通过的《巴巴多斯行动纲领》。2004年4月,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筹备会议,筹备将于2005年1月在毛里求斯举行的审查《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执行情况的国际会议。
194. 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联合国方面的广泛支助。贸发会议开展了许多面向这些国家的分析和业务活动,其中一项是出版了《200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这份报告评估了国际贸易与贫穷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哪些国家政策和国际政策能够使贸易成为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穷的更有效机制。由六个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发会议/世贸组织国际贸易中心、贸发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组成的关于提供贸易方面的技术援助以支持最不发达国家的综合框架继续支助最不发达国家提高贸易能力。2004年1月,粮农组织发表了一个关于粮农组织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农林渔业中的挑战和出现的问题的文件。
195. 粮食计划署将其71%的发展资源用于最不发达国家,其中99%用于缺粮低收入国家。同样,人口基金也将其大部分资源和方案努力用于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人口和社会发展指标远低于国际公认标准的国家。人居署继续通过规划署各项方案和各区域办事处,在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执行能力建设方案。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在英联邦秘书处的协同下,继续对被确定为很可能被用来洗钱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些太平洋岛国提供技术援助。
196. 在区域一级,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其第六十届会议(2004年4月,中国上海)上就通过区域发展合作在最不发达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问题举行了小组讨论会,会上突出了确保最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经济进步所需的区域发展合作方式。亚太经社会、人居署、开发计划署和太平洋岛屿论坛秘书处联合举办了城市管理问题太平洋区域讲习班(2003年12月,斐济楠迪),讲习班最后制订了《太平洋城市议程》草案,随后为亚太经社会所通过。亚太经社会还于2004年4月召开了太平洋岛屿发展中国家问题特别小组第八届会议,会议就太平洋岛屿国家城市管理问题中的经验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为贯彻阿拉木图会议,欧洲经济委员会启动了推动最不发达国家加入欧洲经委会运输问题法律文书的工作。2004年3月,欧洲经委会还协同亚太经社会召开了首次发展欧亚运输连接专家组会议,会议涵盖欧亚区域内陆和过境发展中国家及转型期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