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合国,您的世界!

历史沿革

  科特迪瓦是一个种族众多的国家,全国有69个民族。穆斯林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在南部地区大约有35%的人口信奉基督教。长期以来,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北部和以基督徒为主的南部一直关系紧张,时有摩擦。巴博的支持者大部分在南部,而北部则是瓦塔拉的大本营,选举危机实际反应了巴博和瓦塔拉所代表的南北两个地区的矛盾。

  科特迪瓦于1960年获得独立,在创建国家的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总统领导的30年中,政治稳定,社会和经济相对繁荣。因此,该国从邻国及其他国家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和投资者。1993年12月7日,乌弗埃-博瓦尼总统去世,科特迪瓦从此陷入长期的权力斗争和激烈的政治动荡。1999年12月,罗贝尔·盖伊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亨利·科南·贝迪埃总统。

  乌弗埃-博瓦尼总统去世后,该国权力斗争不断加剧,原因是国籍法和国家选举、尤其是总统选举资格条件引起争议,共和人士联合会阿拉萨内·乌亚塔拉等政界要人因此失去选举资格。在2000年10月总统选举期间,这些问题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总统选举的结果引发了激烈争议,两大竞选人盖伊将军和洛朗·巴博的支持者之间发生暴力冲突。最高法院最后宣布洛朗·巴博先生在选举中获胜。然而,50多人在冲突中丧生;阿比让北部郊区还发现了群葬坑。

  巴博总统任期本应在2005年10月结束,但由于南方与北方对于候选人选举资格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争议,总统选举被一拖再拖,直至2010年10月。在第一轮选举中,没有任何一位候选人得票超过半数,因此得票领先的巴博和瓦塔拉随后进入第二轮投票的争夺。

  根据包括巴博和瓦塔拉在内的科特迪瓦冲突各方于2005年4月在南非比勒陀利亚签署的和平协议,联合国将负责对即将举行的科特迪瓦大选进行认证。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在12月2日宣布:反对党领导人瓦塔拉在11月28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获得54.1%的选票,超过对手、时任总统巴博45.9%的选票数量,获得大选胜利。然而,支持巴博的宪法委员会在第二天宣布,支持瓦塔拉的北部4个地区的选票作废,这样,巴博则以51%的得票率胜出。至此,科特迪瓦便出现了两位“总统”分庭抗礼的乱局,并引发了持续4个月的严重社会动荡和武装冲突,导致数百人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或逃到邻国沦为难民。

  科特迪瓦动荡的政局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为此召开紧急特别峰会后发表声明,决定中止科特迪瓦成员国资格,并敦促巴博承认选举失败,尽快移交权力。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特别会议,就科特迪瓦国内政治危机进行紧急磋商,也决定暂时中止科特迪瓦成员国资格。潘基文秘书长和安理会也多次发表声明,呼吁巴博阵营接受瓦塔拉成为科特迪瓦新总统的选举结果。

  2011年3月30日,安理会通过决议,对巴博及其亲信实施定向制裁措施。决议强调全力支持联合国科特地瓦行动在不偏不倚地执行任务的同时,采用一切必要手段执行任务,在其能力范围和部署地区内保护面临迫在眉睫的人身受到暴力威胁的平民,包括防止对平民使用重型武器。

  安理会1975号决议通过后,支持瓦塔拉的部队在经过数天从北向南推进、控制全国的大部分面积之后,从3月31日开始对巴博据守的阿比让发起最后进攻。联合国和法国部队4月4日和4月10日对巴博武装进行了两次空中打击,迫使巴博最终不得不缴械投降。

  潘基文秘书长11日当天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瓦塔拉立即建立一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决定,呼吁科特迪瓦所有各方利用这一历史契机,尽最大努力促进民族和解,建立一个全国团结政府,确保选举后冲突中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得到追究,整编安全部队,解除众多非正规部队的武装,在全国各地重新建立国家政权,完成尚未完成的和平进程。

相关文件

联合国科特迪瓦行动

安全理事会决议

相关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