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全面开战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始终面临着考验。这两个机构都见证了多次义愤填膺的辩论。但是,两者也在危机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应对能力,并表明多边论坛可以减轻重大冲突产生的后果。
尽管面对乌克兰问题存在深刻的分歧,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仍将本机构作为解决其他危机的外交合作渠道。在过去15个月里,安理会还进行了一些项目文件创新,授权了一项新的针对海地帮派的制裁制度,并通过了第一项关于缅甸冲突的决议。理事国对一些危机应对迟缓,面对萨赫勒地区圣战者暴力事件增多等挑战无所作为。尽管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因为安理会的存在,一些大国仍然有可能开展合作。
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因为五个常任理事国认为联合国的工作符合本国的国家利益,他们都希望保留安理会这个他们拥有决策优势的机构。安理会当选理事国同样表现出高度的团结,在外交上不懈努力,例如向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对安理会的声誉很重要。
这些因素意味着各方都可以通过安理会达成协议,而双边会谈可能无法让他们达成同样的协议。如今,相比过去旷日持久的冷战时期,安理会活跃得多:在1959年一整年,理事会只通过了一项决议。但在某些方面,安理会发挥着和之前国际态势紧张时期同样的作用,帮助大国在危机期间做出选择性的妥协。
与此同时,大会已成为各国就乌克兰战争发表重要原则声明确认乌克兰的主权的论坛,2023年2月,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概述了公正、持久和全面和平的标准。然而,大会尚未在解决冲突方面发挥与从前一样直接的作用。例如,大会并没有像2012年叙利亚战争期间那样,建议任命一名联合国特使,或提议建立其他可能有助于停止乌克兰战争的机制。

这主要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政治契机或途径可以推动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努力结束战争。在围绕黑海谷物倡议的外交活动和其他管理战争后果的努力中,秘书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迄今仍不鼓励开展关于通过调解解决危机的讨论。尽管如此,一些会员国认为大会应在解决冲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历史上看,在安理会发生严重分歧的时候,大会可能在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会员国于1956年授权在苏伊士部署第一支全面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并在后来的冷战期间全力支持南非开展斗争反对种族隔离,这两次都绕开了安理会内部的紧张局势。
”大会的提案往往宏伟而远大。大会专家丽贝卡•巴伯指出,在1965年12月21日通过的第2107(XX)号决议中,大会对葡萄牙拒绝放弃非洲殖民地予以回应,敦促会员国“与葡萄牙断绝外交关系;禁止葡萄牙船只进入港口;禁止其本国船只进入葡萄牙港口;不准属于葡萄牙政府的飞机降落,并不予过境便利;抵制一切对葡贸易。”

目前尚不清楚大会现任成员是否希望在处理当今众多的争议和冲突中发挥如此积极的作用。大会就2021年缅甸政变开展辩论,数月之后才提出了军火禁运的建议,且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许多会员国都认为,鉴于当前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大会应该探讨应对未来危机的各种选择。2022年4月,大会朝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批准了一项倡议(最初由列支敦士登提出),呼吁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投出否决票后十天内向大会全体成员解释否决的原因。
驻纽约的外交官们正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一倡议。例如,大会可以向安理会提出关于有常任理事国投出否决票后应对危机的建议,或者在理事国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建议具体的行动,例如任命特使或建立特别政治特派团。
要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障碍是联合国外交官中很少有人了解大会过去部署的工具或者如何运用这样的工具。我最近与负责大会事务的外交官做了一些讨论,因此逐渐意识到,大会主席应编写一本易于理解的手册,介绍大会何时、为何、如何参与冲突解决活动,这样会很有用。
当然,一本手册并不能让大会成员产生应对未来危机的政治意愿,是否会产生这样的政治意愿,取决于具体事件的具体情形。但是,提供关于大会可采取做法的额外信息,至少可以促进在纽约的外交官开展更好的辩论。
总体而言,最近的经历表明,安理会和大会仍有能力影响各国如何应对重大危机,并限制各国制造的全球影响。这样远未达到《联合国宪章》制定的宏伟目标,但至少表明多边合作在减少全球威胁方面可以发挥持久的作用。
本文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师生翻译
The UN Chronicle is not an official record. It is privileged to host senior United Nations officials as well a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whose views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imilarly, the boundaries and names shown, and the designations used, in maps or articles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endorsement or acceptance by th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