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December 2022

今年年初,我主持了一场 “plogging” 活动。

不要以为 “plogging” 这个词和“堵塞”(clogging) 或“博客”(blogging) 有什么关系,这项活动实质上是一边慢跑一边捡垃圾,即拾荒慢跑。我时常会顺手捡一些垃圾。例如,万圣节糖果的包装纸,还没喝完的星冰乐塑料杯,还有报纸等,很多周报都还用塑料包着。

跑步时,我经常能看到包着亮红色外包装的报纸被随地乱扔。我曾经想过举办一次拾荒慢跑活动,但我怀疑是否有人会参加。不过,有没有别人参加重要吗?如果说我的初心是做到真实善良,同时尽我所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那么,即使其他人都不参加我这个活动也无所谓。

我就想着怎么把报纸都清理走。没捡几分钟,我手里就抱不下了。或许可以带个跑步背包?然而,即使是这样,捡不了五分钟,背包也会被报纸塞满的。我能不能推着婴儿车跑步,婴儿车里没有婴儿,而是装满垃圾?我真的要承担清理社区的任务了吗?当然。可是我真的要用婴儿车装滴着水的垃圾吗?(几周前在纽约,我就体验过了,许多垃圾都是湿答答的。)不,还是算了。

我记得听过一场主旨演讲,讲者是非营利组织5 Gyres的创始人,该组织致力于加强应对塑料污染造成的全球健康危机。联合创始人安娜·卡明斯 (Anna Cummins) 和马库斯·埃里克森 (Marcus Eriksen) 问了观众一个问题:“这到底是谁的垃圾?”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垃圾是谁的?我们一直被告知,我们的消费行为造成了垃圾,所以,正确处理垃圾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相信让自己负责处理自己产生的垃圾是一个好办法,但这还不够。一旦垃圾从手上掉到地上,那又该由谁负责呢?

如果一个少年把一个塑料杯从咖啡店拿出来,然后扔到了地上,这是父母的责任吗?因为父母没有教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垃圾?如果一张糖纸放在口袋里,被风吹了出来,这种无心之失能表明我们是坏人吗?如果参加会议的时候,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塑料瓶装矿泉水,而这个瓶子没有回收,也是我们的责任吗?

假设我们正确处理了那个塑料瓶,但刚好碰到刮大风,回收垃圾箱的盖子被吹开了,瓶子掉落在一位老妇人的院子里,这个塑料瓶又算是谁的垃圾呢?是要算到城市的头上吗?因为城市有责任清理垃圾。还是要算在那个老妇人的头上?也可能算到生产这个塑料瓶的公司头上,这家公司也是会议的赞助商,要求给参会者每人提供一瓶。公司不该投入更多资金开发对地球无害的塑料替代品吗?当然应该这样做。

根据“摆脱塑料”组织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最近的一份审计报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雀巢是世界塑料污染的三巨头,连续五年都是如此。这项调查收集并分析了429994件塑料垃圾,来自44个国家的1476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2022年,该组织在全球六大洲累计进行了397次品牌审计,找到了约3.1万件可口可乐的产品,比2021年增长了63%。

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漂绿”,采用营销手段,希望让公众相信该公司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已降到了最低,并将话题引向个人的碳足迹。我最近一次乘坐飞机时升到了头等舱。飞机上提供了一份丰盛的早餐,早餐盛在一个陶瓷碗里,旁边摆着金属器皿和布艺餐巾,下面垫着桌布。我没有看到一次性用具。我想到了给非头等舱乘客的仍然是塑料杯和单独包装的零食。头等舱乘客产生的碳排放更多,而其余大多数人(通常也包括我)却被要求减少碳足迹,富人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那是因为他们有机会做选择。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提供更好的选择,难道不应该是消费之前应有的环节吗?如果我拿到的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想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更容易。

如果垃圾车确实收走了塑料瓶,但在倾倒的过程中瓶子又掉出来了呢?

或者瓶子在回收设施进行了分类,然后被运往地球另一边的国家,再让其他人进行处理,那么,目的地国家的人有责任清理被污染的回收物吗?

我想起了那些还没读过就被丢弃的报纸。最终谁要对这些报纸负责任?

报纸接触到自己的房子,居民就有责任捡起这些报纸吗?我们没有订阅这些报纸,却必须专门跑一趟到杂货店去回收那些不能放进大垃圾箱里的塑料包装,这样公平吗?投递报纸的人是否有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准确地将报纸扔到订阅者的门口?他们的报酬足以让他们关心这种事吗?他们有责任去收集那些没有被订阅者取走的报纸吗?

还是说应该由报纸出版公司来负责?别人没有订阅他们就投递,他们是否应该负责回收被扔在地上一个星期的报纸?还是说应该由生产塑料袋的公司来承担责任?如果这些报纸是用可堆肥的包装纸包装的,那么即使它们没有被捡起来,也不会对地球造成那么大的危害。

我总能看到这种报纸被扔得到处都是。我看到地上多了一层层的微塑料,而我的孩子们就在上面玩耍。许多家庭丢在地上的报纸不止是一周的量,而是五周、六周,甚至是七八周的报纸。街上还有更多的报纸,最后就掉进了附近的下水道里。是不是应该有人来阻止垃圾进入下水道?这是我的责任吗?我注意到了这个情况。跑步的时候,我把垃圾捡起来扔进最近的院子里,但同样,这是把它们扔给了那些根本没有订阅报纸的人家。

在如今的世界,我们已经接受了事物现有的运转模式。我们相信,要作个“好人”,就有责任捡起垃圾,减少我们个人对地球的影响。我会把垃圾捡起来。我可以组织拾荒慢跑活动,也可以鼓励其他人也这样做,但是,除非我们充分讨论这个问题,从顶层开始,让那些决定生产这些垃圾的人做出改变,否则我们的碳足迹将继续增长。制造大部分垃圾、多余包装的公司中有很多恰恰是100家排放量占全球71%的公司。购买产品时,我们是为产品付费,而不是为包装付费,那么,减少包装浪费的责任为什么要由我们来承担呢?当我们制造了更多的垃圾、更多的微塑料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减少垃圾足迹的压力越来越大时,我们就把责任推给了下一代人。几代过去,我们今天制造的塑料可能还在垃圾填埋场里。

一味接受现状,只会让人忽视那些真正应该负责任的人,或者那些至少应该寻找更好方法的人。相反,他们把问题转嫁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调整看待垃圾的视角。我们不应该耗费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为别人收拾残局,而应该利用这些时间发出我们的声音,问问那些拥有金钱和权力的人,他们有没有在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不要想钻空子,通过宣传让自己看起来像是追求“碳中和”的人,而是真正付出努力去减轻其他人的压力。

我们必须要求我们的领导人在气候变化方面承担应尽的责任,或者至少表明愿意共同努力,找出改善局势的方法。人类正处于危险之中。克里族印第安人说:“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最后一条鱼被捕捞,最后一条小溪被污染时,我们才会明白,钱不能果腹。”这是实话。

所以,当你在看当地报纸,或者准备扔垃圾的时候,你可以自己一个问题:这到底是谁的垃圾?

这个问题让我深思。或许你也应该深思。


本文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师生翻译 

 

The UN Chronicle is not an official record. It is privileged to host senior United Nations officials as well a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whose views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imilarly, the boundaries and names shown, and the designations used, in maps or articles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endorsement or acceptance by th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