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信息

  联合国大会于2010年12月21日通过A/RES/65/189号决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23日设立为国际丧偶妇女日,以给予所有地域、所有文化以及各年龄层丧偶妇女的处境以特别关注。

  虐待丧偶妇女及其子女是严重违反人权的行为,并且极大阻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丧偶妇女生活在极端贫困 、被排斥、充满暴力、无家可归、疾病缠身、受法律和习俗歧视的境况中。

贫困

  在许多国家、宗教和族裔中,妇女在丧夫之后,即陷入贫困。由于难以或无法获得信贷和其它经济资源,以及文盲或教育不足,其贫困状态往往进一步恶化。没有接受过教育或培训的丧偶妇女通常无法养活自己或家人。

  根据习俗法和宗教法,传统社会的许多丧偶妇女没有或仅有非常有限的继承权或土地所有权,而没有继承权,包括缺乏继承原生家庭财产的权利,导致寡妇缺乏经济保障,完全依赖丈夫亲属的救济。

  在孀居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印度,成千上万的丧偶妇女由于不被亲属承认,而无家可归,许多人被迫充当家庭女佣,或以乞讨和卖淫为生。

  发达国家的丧偶妇女也可能面临特殊困难,如失去保险、信贷困难以及单独负责照料子女等。在某些情况下,寡妇可能还需为已故配偶的债务承担责任。

针对丧偶妇女的暴力

  暴力侵害妇女是最普遍的践踏人权行为之一,所有背景、年龄、文化和国家的女性都受到影响。丧偶妇女也不例外,事实上,她们遭受暴力的可能性尤其高。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国家,丧偶妇女在涉及继承、土地和财产的争端中,往往成为包括性暴力在内的身体和精神暴力的受害者。由于无权继承丈夫的财产,寡妇可能成为虐待的对象,甚至被赶出家门。在非洲,来自不同族裔、阶级和收入群体的寡妇都有被虐待的情况,寡妇已沦为非洲地区最脆弱和最贫困的女性群体。

  作为传统丧葬和哀悼仪式的一部分,丧偶妇女被迫参加对其有害,有辱人格,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的活动。例如,在不少国家,寡妇被迫喝下清洗过她们丈夫遗体的水。哀悼仪式还可能涉及与男性亲属发生性关系、剃光头和划伤身体等。

健康影响

  营养不良、住房不足、暴力频发和缺乏医疗保健等因素可能会危及丧偶妇女的身心健康。寡妇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需求,包括经常成为强奸对象的事实可能被忽视。

  丧偶妇女在艾滋病毒和艾滋病方面尤为脆弱,她们对丈夫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原因可能并不知情,并被要求参加男性亲属发生性行为的清洗仪式,无论这些亲属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如何。丧偶造成的经济不安全,也导致一些妇女和女童从事性工作。

丧偶妇女与冲突局势

  因武装冲突而丧偶的妇女数量庞大。据报道,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一些地区,有大约50%的妇女丧偶;据估计,伊拉克有300万丧偶妇女;此外,仅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就有超过7万丧偶妇女。

  丧偶妇女在自己的国家、难民营、庇护国内艰难求生,养活自己和子女。在若干冲突后地区,依靠孀居母亲提供唯一支持的儿童的数量居高不下,这些母亲通常是年轻女性,有时她们自己也是儿童。丧偶的祖母往往还需要照顾父母双亡、疾病缠身的孙子孙女。

  在因冲突成为丧偶妇女之前,许多妇女都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丈夫遭受酷刑、肢体截割或其他残酷和非人道的对待。寡妇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冲突相关暴力的受害者,包括被作为一种战争策略的性暴力,在每一个国内或国际武装冲突期间或之后,都有关于暴力侵害女性的报道。在冲突期间,许多丧偶妇女在遭受强奸或肢体截除后感染艾滋病毒。

  在刚刚结束冲突的国家,丧偶妇女在继续遭受虐待,并在冲突后时期经历进一步的暴力和歧视方面极为脆弱。虐待丧偶妇女可对致力于投资和平与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助长贫穷的周期循环,滋生动乱与不安,最终破坏民主和可持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