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东帝汶首都帝力的许多人都会来海滩放松片刻。这个时候,阿诺和他的朋友(都是三年级的学生)也经常来到海滩,他们的任务是吸引路人购买他们售卖的各种小吃。
阿诺下午3点出门,熟练地背上大约10包爆米花。到了下午6点,他只卖出去4包,因此他必须继续在辽阔的海滩上来来回回,盼望顾客能花0.25美元买一包爆米花。根据以往的经验,阿诺知道他可能还要待到晚上10点甚至11点,然后再长途跋涉回家。
东帝汶42%的家庭生活贫困,许多儿童(有些甚至比阿诺还小)被迫去售卖熟食、小吃、香烟或移动电话服务卡,补贴家庭收入。对阿诺来说,这意味着放学后要在街上度过很长的时间,而对于其他许多人来说,养家糊口往往比上学更为紧迫。
2022年,东帝汶政府、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发布了一份题为“东帝汶童工现象的驱动因素”的定性研究报告,表明东帝汶全国各地的茶叶和咖啡种植园、招待行业和私人住宅区都存在童工劳动。这些行业的童工劳动剥夺了儿童正常的童年生活和受教育权,同时还使他们面临健康的风险以及遭受暴力和虐待的可能。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报告还表明一些父母和照料者认为童工劳动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规范,也是儿童获得经验和学习技能的方式。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长时间从事经济劳动会给孩子的身体、精神和心理带来什么不可逆转的后果。
根据劳工组织和儿基会在2023年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截至2020年初,全球有1.6亿儿童从事童工劳动,几乎占儿童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包括东帝汶的儿童。在东帝汶,5至12岁的儿童中有10%被认定为正在参与经济活动,这一问题急需通过多方合作加以解决。该问题对东帝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了威胁,包括与消除贫穷、提供教育、促进性别平等以及确保体面工作有关的目标。值得庆幸的是,东帝汶政府、儿基会和劳工组织等联合国机构以及民间社会组织都认识到了童工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根深蒂固的原因。因此,东帝汶的各个机构完全有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变革。
2003年,东帝汶政府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表明了该国保护儿童免受虐待和权利侵犯的决心。除此之外,东帝汶还批准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协议,例如1999年的《关于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有害的童工形式公约》(第182号公约),表明该国政府致力于采取行动禁止并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包括奴隶制、儿童卖淫以及利用儿童从事犯罪活动和危险劳动。

东帝汶还将这些国际协议纳入国内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为消除一切形式的童工劳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劳动法》禁止雇佣15岁以下的儿童。2023年颁布的《保护处境危险的儿童和青年法》也为保护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忽视、剥削和虐待提供了法律框架。然而,尽管该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首先,东帝汶需要全面执行童工劳动相关法律,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劳动剥削,并强化社区层面对于此类违法行为的举报机制。加强对于罪犯的惩罚力度也可以对此类违法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此外,尽管有大量关于童工劳动的传闻证据,但仍然缺失可靠和正规的数据,证明童工劳动普遍存在。如果能获得更具说服力和时效性的数据,突显童工劳动的普遍性、原因以及对儿童的影响,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利益攸关方的关注,并说服照料者承认童工劳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目前,东帝汶面临社会福利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社会福利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通过为处境脆弱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支持、引荐和指导等帮助,在预防和应对童工问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儿基会认识到这些工作人员可能带来的帮助,因此正对他们展开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提供保护服务。
由于儿童贫困是造成童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重点减少儿童贫困的社会保护安全网也是提高儿童福祉的一个必要步骤,有助于增加儿童入学机会,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并为儿童提供保护。
提高人们对《劳动法》和《保护处境危险的儿童和青年法》的认识,持续向家长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童工劳动的负面影响,有助于转变造成童工现象的一些社会规范。
最后,批准禁止童工劳动的国家行动计划以及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从事危险活动的相关政令法,将使东帝汶的政策框架进一步得到完善。更加强有力的国家政策,加上可靠的执法和国际支持,可以帮助终止东帝汶和其他地方的童工现象。
本文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师生翻译
The UN Chronicle is not an official record. It is privileged to host senior United Nations officials as well a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whose views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imilarly, the boundaries and names shown, and the designations used, in maps or articles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endorsement or acceptance by th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