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September 2015

2015年将对联合国发展议程产生深远影响。为发展融资将会是预期于2015年7月在亚的斯亚贝亚达成的一项协议的主体; 同年9月,联合国将召开全球发展峰会,通过一份包含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成果文件;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将在巴黎召开,一项目标宏大、影响深远的协议有望达成。这一系列协议将是为了人类和我们脆弱的星球采取变革性行动、方向和途径的框架。

最重要的是这些可持续发展协议的观念演变,协议更关注一个综合性框架和基于积极参与的实施。秘书长曾表示,2015年将提供“一个急需的机会,整合更广泛的联合国议程,该议程包含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和平和安全、发展和人权目标”。同等重要的是看到努力的普遍性的意愿,欢迎富国和穷国都采取行动。。世界的繁荣、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维持不能再依靠从富国到穷国的减让性资本流动,而是需要所有成员国在全球层面的多方行动。较富裕国家的国内政策将是其为实现发展议程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私营部门、公民社会和学术界的持续的、高质量的参与,将决定新发展议程的成败,也是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基础。作为2015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由联合国大会开放工作组提出的17项总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会对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接过千年发展目标点燃的发展火炬,提出了2030年前要实现的目标,并沿用现有的“总目标—具体目标-指标”构架,;但其范围比千年发展目标更加广泛,跨越地理和经济体界限,带动更多的人民和国家参与其中。

17项可持续发展总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致力于营造一个造福全人类的物质和经济环境,提供充足的教育和工作机会,确保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公民。可持续发展目标关注减少不平等现象、消除贫穷、恢复和保护环境以及构建和平、公正的社会。最重要的,这些目标概述了实施的方法,包括通过一个重振的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在融资、援助、贸易、债务、技术和能力建设等领域努力。没有这一伙伴关系,其他目标都无法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17”中所提到的“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是指各国与各社区之间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同愿景,并做出郑重承诺,为实现该愿景提供技术和金融支持。

这一转变对金融和技术的要求将是所有与发展有关的考量的关键。资金——无论是通过公共部门融资、私有部门融资、国家融资还是全球融资——必须数额庞大以满足新发展议程的要求。此外,利用科技帮助穷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新的伙伴关系将建立在“千年发展目标8: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千年发展宣言》、2002年墨西哥蒙特雷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以及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成果之上。“千年发展目标8”主要通过强调传统捐助国的责任,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支持,调动了各方资源。此外,南南合作的发展为过渡中的发展中国家各自和共同追求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契机。

然而,“千年发展目标8”使得“捐助国-受援国”的关系继续下去。,未能给予调动除援助之外的发展资金来源足够关注。“千年发展目标8”的缺点还在于,在援助、贸易、债务减免、基本药物获得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很多方面的承诺力度不足。此外,“千年发展目标8”的另一个弱点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问责制以确保承诺的兑现。

2015年后,发展合作必须更加有效。可用资源的质量须成为关注焦点。可用资源必须更加稳定、可预测和不受条件制约。事实上,有效发展合作的原则应当进一步在国际层面进行编纂。充满活力的全球伙伴关系也须相应建立在2011年《有效发展合作釜山伙伴关系 》的基础之上。伙伴关系必须推动一个根植于各国发展政策和进程的有效发展合作共同愿景,并推动所有国家对发展合作中“有效性”标准达成一致意见。

当今发展挑战的综合性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应仅停留在历史上捐助国和受援国的层面上。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必定需要更多稳定的官方发展援助,作为发展资金的关键来源,对最脆弱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实现将0.7%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作对最脆弱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的承诺必须快速兑现。同时,全球伙伴关系还须依赖国内和国外投资和创新性融资,确保债务水平可持续,加强技能建设,提供贸易机会,扩大贸易渠道,并允许国家自主制定本国经济政策。

重振的全球伙伴关系同时必须囊括广泛的参与者,包括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民间团体。全球伙伴关系必须考虑所有关键参与者的利益,包括那些参与国家和全球决策论坛途径有限的参与者。管理和推动伙伴关系的国家和社区应在伙伴关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拥有发言权。

全球伙伴关系须确保发展政策的连贯性,以集纳各类发展融资资源,应对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更大问题。

全球伙伴关系必须有效支持资源、知识和能力共享。

2015年后,发展的重点和资源重点用于增强发展中国家调动国内资源的能力、扩大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内生产能力、扩大高质量的基本社会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促进经济的快速和包容性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以及推动社会的和平与公正。

作为拥有共同目标,但有不同优势和资源,的合作伙伴,所有国家和社区必须更加尊重彼此,并致力于推进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里约+20”峰会的成果文件《我们希望的未来》所提出的世界共同议程。

重振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实施应以已取得的成绩的现有证据为基础。必须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数据采集能力,以帮助其进行进展国家监测和发展承诺问责。应对公民赋予权利,同时进一步加强促进其参与伙伴关系建设的有力机制。在全球范围,由联合国大会和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有望在监测进展和发展承诺问责上扮演重要角色。

最后,为促进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利益攸关方应当在各级层面上推动互补而非重复的伙伴关系。全球和区域伙伴关系必须依赖联合国系统内外正在形成的充满活力的知识和信息中心,在这些中心,各方根据各自利益和其可以提供的援助联系在一起,目的是达成并加强在所有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承诺。一些为解决具体问题而建立的多利益攸关方伙伴关系已被证明非常成功。“全球基金”、“免疫联盟”、“每个妇女,每个儿童”和“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基础形成的联盟当前的活力的几个例子。这种合作模式应进一步扩大以覆盖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所要解决的广泛的问题。

为解决当代世界种种问题而建立的新型发展伙伴关系呼吁诸多转变,要求从南北互动变为全球互动,从制定一个新的政策框架变为实施2015年即将达成的各项协定,要求开展更有力的监测和审查,建立信任和实现互惠。

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实施循证监测和审查。数据和分析领域需要的无异于一场革命,利用现有工具和数据,增强每个国家需要的相关能力。所有多边机构都应首先关注对现有数据及其中信息差距的分析。努力的一个关键是建设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加强国家政府和多边机构的决策能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具体目标和指标将为区域、国家和全球层面的监测和审查提供一个总体框架。我们不需要建立更多的国际机构,而是需要变革现有国际机构的办事方式。整合、实施、循证决策以及对金融和技术需求的考虑,加上加强多边合作,应成为国家层面议程设定、立法行动、业务活动的依据。

 

The UN Chronicle is not an official record. It is privileged to host senior United Nations officials as well a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whose views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imilarly, the boundaries and names shown, and the designations used, in maps or articles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endorsement or acceptance by th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