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日标识  海啸是罕见事件,但可能极端致命。过去100年中发生的58场海啸,共夺走了26万多人的生命,平均每次4600人,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波及14个国家,造成约22.7万人死亡,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受灾最为严重。  

  这场海啸发生三周后,国际社会聚集在日本兵库县的神户,通过了为期10年的《兵库行动纲领》, 这是第一项有关减少灾害风险的综合性全球协定。

  各国政府还建立了印度洋海啸报警和减灾系统, 该系统包括多台地震仪和多座海平面监测站,能向各国的国家海啸信息中心发送警报。

  由于海啸易发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以及不断增长的旅游业,导致更多的人容易遭受灾害。因此,减灾成为大幅降低灾害死亡率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的主要目标。 这份有效期长达15年的国际协定于2015年3月通过,以接替《兵库行动纲领》。

  2015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1月5日定为“世界海啸意识日”。

  “世界海啸意识日”的概念源于日本。由于反复遭受海啸的痛苦经历,多年来,日本在海啸预警、公共行动以及改善灾后重建以减少未来影响等重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专门知识。

  选择11月5日作为年度纪念日,是为了纪念日本“稻村之火”的故事。在1854 年的一次地震中,一名农夫看见潮水倒退,这是海啸即将来临的征兆。他放火烧掉了自己的所有收获,以警告村民逃到高地。之后,这名农夫建造了一个堤坝,并在堤坝上植树以抵御波浪。

  联合国大会呼吁各国、国际机构和民间社会纪念这一天,以提高对海啸的意识,并分享减灾的创新性办法。大会还要求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减灾办)与联合国系统内的其他机构合作,以促进纪念“世界海啸意识日”。

  2019年,世界海啸意识日将推广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目标(d),这一目标重点关注减少灾害带来的重要基础设施破坏以及基础服务中断。到2030年,预计全世界50%的人口将生活在受洪水、风暴和海啸影响的沿海地区。投资具有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早期预警系统和教育对于拯救民众生命,以及保护其财产免受海啸风险至关重要。

   #海啸日#, #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