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September 2015

2014年7月,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将教育列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一项独立目标,这让全球教育界。

在开放工作组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人担心教育可能不会成为一项独立目标,亦或是重蹈2000年时的覆辙,当时,国际教育议程所涉范围与教育界的雄心及其提出的历史性的倡议相去甚远。

2000年4月,世界教育论坛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召开,通过了六项全民教育目标,承诺联合国会员国将致力于:1)扩大和改善幼儿的全面保育和教育;2)普及初等教育;3)提供平等的生活技能学习机会;4) 到2015年使成人特别是妇女的识字率提高百分之五十;5)实现教育方面的性别平等;以及6)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几个月后,联合国又制定了八项千年发展目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千年发展目标2”)以及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千年发展目标3”)。

现在,我们迎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我们可以为教育设立一项更有抱负的愿景。准备工作在2012年已经开始,当时国际教育界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的联合领导下,开始广泛而集中的磋商,目的是确定未来的教育发展议程。最终,2014年5月,在阿曼召开的全球全民教育会议通过了《马斯喀特协议》,确定了2015年后教育发展议程,代表全球关于未来教育的共同愿景。

拟议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号召国际社会致力于“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与《马斯喀特协议》提议的目标高度一致,这让全球教育界倍感欣慰。尽管《马斯喀特协议》和开放工作组所提议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可持续发展目标4”下的七项具体目标和三条实施手段向人们展示出一项宏伟的教育议程。这项议程将为未来的教育变革和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作为联合国负责教育事务的专门机构,教科文组织坚信,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与实现其他权利密不可分。因此,教育不仅造福所有人,也是实现人权、和平、可持续发展、性别平等以及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基础。教育是发展的催化剂,对消除不平等和贫困至关重要;全面普及各级优质教育是加快实现其他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换言之,可持续发展始于教育。

在过去15年中,“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中那些国际共同制定的教育目标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各国将这些目标作为具体目标和标准,团结国内政治意志,改革并完善其教育体制;与此同时,很多捐助国也根据这些目标,调整其在教育领域发展援助政策以及优先次序,与国际公认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保持一致。

自2000年以来,国际社会在扩大教育机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使数百万名儿童和青少年实现了受教育和学习的梦想。尽管人口迅速增长,但是在2000-2012年间,初等教育适龄儿童的失学率却下降了42%,适龄女童的失学率更是下降了47%。在1999-2011年间,适龄青少年的失学率也下降了31%;与此同时,初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3%增长至50%。161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实现性别平等的国家数量由1999年的91个增长到了2011年的101个。

上述非凡的成就表明,我们可以找到可行且可衡量的解决方案,去激发所有学习者的潜能,创造一个繁荣、健康、正义和公平的世界。国际社会必须根据过去15年的经验和教训,继续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实现“全民教育议程”的未竟目标。因为尽管我们做出许多努力,但仍有约5800万名儿童无法上学,另有约1亿名儿童没有完成初等教育。初等教育质量低下,已导致大约2.5亿名儿童毕业后仍不会读写或计数,仍有大约7.82亿成年人(其中64%是女性)缺乏基本的读写能力。

数以亿计的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的困境不容忽视或遗忘。2015年后教育议程必须有效解决阻碍他们受教育和学习的长期屏障,同时解决我们现阶段面临的层出不穷的新的全球性挑战。

世界正处于一个临界点,全球危机或将使已经取得的进步出现逆转,阻碍我们今后取得成果。放眼全球,环境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深,年轻人的就业前景日趋黯淡,人口移徙和城市化挑战与日俱增,全球经济衰退和暴力冲突旷日持久。因此,我们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时候,应寻求能在2015年后解决这些严峻挑战的方案。

此外,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驱动的世界,因此,学员、教师、教育机构乃至各国政府都面对越来越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掌握新型、多层次的技能和能力,然而,获得升学教育和学习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机会有限,导致不管是在国家之间还是在某个国家内部,均出现知识鸿沟,从而产生了许多重大经济和就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知,要解决这些巨大的挑战,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志向高远、兼具变革性和包容性的2015年后教育议程,这项议程应普遍适用于所有国家,不管它们处于何种发展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强烈倡议促进教育向一个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基于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广阔前景,帮助人们实现受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权利。

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随着政府间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2015年后教育议程将在2015年9月召开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峰会上通过。国际教育界正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以支持2015年后教育议程在各国的实施。

由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儿基会、联合国妇女署以及世界银行集团联合主办的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将于2015年5月19日-22日在韩国仁川市召开。该论坛将为全球教育界的领袖、公民社会的决策者和代表、教师、专家以及私营部门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评估全民教育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教育相关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并就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教育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达成共同立场。本次论坛还将有助于全球教育界为实施2015年后教育议程建立一个行动框架。

教科文组织与其联合国系统内外的伙伴组织充分认识到,要有效提供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国家层面强有力的教育系统必不可少。因此,教科文组织及其伙伴组织将继续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为最需要技术援助的国家提供支持。教科文组织还将继续支持各国提高国家监测能力,并领导2015年后教育议程实施情况的全球协调和监测。基于现有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的年度报告,至今已发布12次),教科文组织将开展定期独立监测,追踪教育议程在全球范围内的进展情况。

“全民教育”运动于1990年在泰国宗滴恩发起,并于2000年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再次得到确认。此后,国际社会在促进全民教育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尽管如此,实现全民教育的旅程仍未结束。从2015年5月的仁川,到2015年9月的纽约,最终到2030年,前方的道路已在我们面前展开。在这一更加宏伟且更具有变革性的议程的激励下,国际社会要在2030年真正实现全民教育,就应力图做到更好、更多,工作更加努力。

 

The UN Chronicle is not an official record. It is privileged to host senior United Nations officials as well a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whose views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imilarly, the boundaries and names shown, and the designations used, in maps or articles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endorsement or acceptance by th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