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February 2024

2023年12月,恰逢《世界人权宣言》(《宣言》)发表七十五周年,我们有机会回顾埃莉诺•罗斯福和联合国的同事们过去所做的工作,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世界人权宣言》这份珍贵的历史性文件才得以问世。我们想知道《联合国纪事》(《纪事》)是否做过关于《宣言》谈判和起草的专题报道。查阅最早的几期《纪事》,我们欣喜地发现其中有关于《宣言》起草过程的详细报道,包括几份埃莉诺•罗斯福本人提交的资料。

1946年8月,第二期《纪事》(当时叫做《联合国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人权的演变》的文章。这篇文章谈及了历史上有关人权的主张,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四世纪的孟子,后来人权主张纳入了某些国家的宪法,但也指出国际层面的人权行动直到近期才有所进展。这篇文章提到了设立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计划,而人权委员会将致力于制订一项国际权利法案。这是联合国在漫长的人权斗争史上翻开新篇章的第一页。

六个月后,即1947年1月,人权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联合国负责社会事务助理秘书长、法国学者亨利•洛吉耶 (Henri Laugier) 宣布会议开幕,他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保护人权和捍卫人类价值观的“紧迫感无处不在”。他说:“我们要铭记度过的漫漫长夜,为斗争汇聚力量。数千万人在长夜中死去,人权才得以延续。”1

埃莉诺•罗斯福当选人权委员会主席,她敏锐地认识到人权委员会的重要性,尤其是已生效16个月的《联合国宪章》(《宪章》)七次提及“人权”。《宪章》的第二行表达了“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的决心,然而,这些权利从未在国际层面获得明确的定义。

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处收到了数百封指控人权遭到侵犯的信件,这才只是个开始,后来各种申诉如潮水般涌来。据《纪事》报道,洛吉耶承认,刚刚成立的人权委员会不具备对此类申诉进行调查或举行听证会的能力,但他指出,“这些发自人类良知深处的申诉必须得到响应,申诉者必须收到联合国中肯且公正的回复。”2

罗斯福夫人还担任了人权委员会起草委员会主席,负责起草《世界人权宣言》。最初的成果是一份长达408页的草案,这份《宣言》草案参考了大部分会员国的宪法和法律条款等资料。随后,草案经过六个阶段的审查和修改,最终进入审议阶段。在罗斯福夫人的主持下,草案历经3000多个小时的审议,审议进程对人权做出定义并决定人权是否适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1947年2月下旬,她为《纪事》撰稿称,《宣言》作为权利法案经审议获得通过之时,“人权历史将翻开振奋人心的新篇章”。3

从一开始,《纪事》的报道就反映了一种明确的共识,即人权委员会不仅要起草一份《宣言》,还需要确保人权获得履行,为此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公约性的侵权事件处理机制。但两年后的现实状况是,起草一份完整的《宣言》已经耗尽了人权委员会的精力,而落实目标的工作还刚开始,后续目标仍遥不可及。

1948年7月,罗斯福夫人再次为《纪事》撰稿。她对人权委员会只是成功起草了《宣言》表示失望,她认为还缺少公约和执行手段,起草《宣言》“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但她也看到了《宣言》的潜力,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教育促进《宣言》的落实”,且各国可能需要根据《宣言》的原则“实施一项真正的计划”。她还认为《宣言》可以为《宪章》所提及的人权作定义提供依据。4

1948年11月,大会第三委员会就《宣言》草案进行辩论,世人的期待与日俱增。《纪事》报道称:“这份文件理应受到如此多关注,它是对人类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首个国际定义和宣言。最终获准通过后,它将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里程碑。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犬儒主义盛行的世界,这份文件仍亟需深入审议,但即使它获准通过,也只有道义权威和意义。”5

今天,《宣言》仍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它是各种人权条约、法律、文书和机制的起源。基于我们对所有人的固有尊严的感知,《宣言》使我们有能力识别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从文职人员在战争中受伤或遇害,到本应去上学的儿童却在公共场合乞讨或叫卖。根据《宣言》,诸如此类的行为标志着不平等和冲突,不符合我们“实现全体人民进步的共同标准”,包括免于恐惧和贫困的自由。

以下是罗斯福夫人在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通过后于1949年1月1日在《纪事》发表的文章。对于这篇文章,她享有最终解释权。

权利的大会6

埃莉诺罗斯福

人权委员会主席

我很高兴就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这一非常重要的进展发表一些感言。这只是第一步。此后,我们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我们希望在下届大会提出并通过第一项公约,包括其执行方法。

与此同时,所有人都应怀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因为此前各国宣示人类固有权利和自由的伟大文件现已合并成为一项国际性、普适性的《宣言》。

联合国四十八个会员国的代表同意让《宣言》作为标准宣言,宣示人类权利和自由领域的原则。各国还一致同意努力实现这些准则。没有国家对《宣言》投下反对票,尽管有两个国家缺席,八个国家弃权。

当然,《宣言》并不完美,而且为了满足不同国家人民的想法,它势必是一个含有诸多妥协的综合性文件。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份意义非凡的文件。无论《宣言》经历多少次修订,我们都不能指望达到十全十美,因为人们的想法总是比做到的结果更好。因此,我认为总要迈出第一步,根据经验,未来《宣言》仍可以进行调整,就像过去的许多重要历史文件一样。

因为各国签署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且各会员国政府通过了《宣言》,1948年在巴黎召开的本次大会可能被称为“人权大会”。我认为所有代表应为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让我非常欣喜不已的是,第三委员会在主席、来自黎巴嫩的查尔斯•马利克博士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即最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注释

1人权委员会成立:罗斯福夫人当选主席”,《联合国周报》,第二卷,第4号(联合国新闻部,1947年2月4日).

2 同上

3 人权委员会主席富兰克林•D•罗斯福夫人的致辞”,《联合国周报》,第二卷,第7号(联合国新闻部,1947年2月25日).

4 人权委员会主席富兰克林•D•罗斯福夫人的评论”,《联合国周报》,第五卷,第1号(联合国新闻部,1948年7月1日).

5 “《世界人权宣言》的搜索研究:关于人权委员会草案的逐条辩论”,《联合国周报》,第五卷,第9号(联合国新闻部,1948年11月1日).

6 “权利大会”,《联合国周报》,第六卷,第1号(联合国新闻部,1949年1月1日).

 

本文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师生翻译 

 

The UN Chronicle is not an official record. It is privileged to host senior United Nations officials as well a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ors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whose views are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imilarly, the boundaries and names shown, and the designations used, in maps or articles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endorsement or acceptance by the United Nations.